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杜岩卿
时间:2025-11-06 00:01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杜岩卿 通讯员 谈恩贤)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当天公布了第十八届文华奖和第二十届群星奖名单。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创排的小戏《你要是冷,就穿一件》以真情叙事斩获第二十届群星奖戏剧类大奖。这是继2019年丝弦小戏《村官三把手》获奖后,石家庄群众文艺再次捧起全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最高荣誉奖杯,更是燕赵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生动写照。

小切口见大情怀:一部戏的民生温度与时代底色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真谛,在这部时长不足20分钟的小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舞台上,修鞋匠云奶奶的小摊是全部场景——斑驳的修鞋机旁,挂衣架上“你要是冷,就穿一件”的木牌格外醒目。这个看似寻常的道具,实则早已成为全剧的精神图腾。故事便在这充满烟火气的空间里展开:倒卖旧衣服的钱赵利为占小便宜,因500元钱与云奶奶爆发激烈争执,让这场关于“归”与“留”的价值观碰撞愈演愈烈。

“群众文艺的生命力,在于对普通人喜怒哀乐的真诚观照。”作为该剧主创之一的石家庄市群艺馆田欣馆长这样说。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你要是冷,就穿一件》却在细微处见真情。钱赵利的“贪小利”并非脸谱化的恶,而是普通人最真实的人性弱点;云奶奶的“守道义”也不是刻意的崇高,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朴素坚持。当矛盾推向顶点,云奶奶那句含着泪的“别人帮了我,我为啥不能帮帮别人”质朴独白如同惊雷,瞬间击碎了钱赵利的功利心,也让在场观众读懂了“以善报善”的深层含义。

这种充满张力的叙事设计,让小戏拥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挑山工星星拾金不昧的真诚、李记者追寻真相的执着,与云奶奶的坚守、钱赵利的转变相互交织,在舞台上构建起一个立体的道德空间。正如观众所言:“这戏里的人就像街坊邻居,他们的纠结与觉醒,让我们看见了自己。”
老剧种焕新彩:传统艺术的当代转译与创新表达
作为河北梆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实践,小戏《你要是冷,就穿一件》的成功,更在于实现了传统剧种与现代生活的完美契合。

河北梆子素来以“慷慨悲歌”著称,创排团队深谙其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之道,将高亢激越的声腔赋予了新的表达维度。唱腔上保留了河北梆子的板式精髓,如[慢板]表现云奶奶回忆往事时的深情婉转,[快板]刻画钱赵利争执时的急切浮躁,让戏曲韵味与人物情绪精准匹配;表演上则摒弃了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套路,演员的举手投足都贴近基层群众的真实状态——云奶奶捻线修鞋的娴熟动作、钱赵利讨价还价的生动神态,无不源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这种“接地气”的艺术处理,让年轻观众也能轻松代入,打破了“传统戏曲过时”的偏见。

从剧本选材到最终定稿,两年间创排团队多次深入基层采风,修鞋摊前的驻足、街头巷尾的走访、基层群众的访问,让每一个细节都扎根于生活土壤。挂衣架上的旧衣裳、修鞋机上的铜铆钉、钱夹里的500元现金,这些充满生活质感的道具,不仅让场景更真实,更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正如主创团队所言:“我们要让河北梆子唱出新生活的味道,让传统艺术在群众身边活起来。”

六载两夺魁:石家庄群众文艺的深耕之路与精神传承
群星奖作为全国群众文化领域的最高奖项,评选标准始终紧扣“群众创作、群众参与、群众共享”的核心。从2019年第十八届群星奖丝弦小戏《村官三把手》获奖,到2022年舞蹈《井陉拉花·扭春》、坠子小戏《一个也不能少》入围,再到2025年第二十届群星奖《你要是冷,就穿一件》再获殊荣,6年时间里,石家庄群众文艺两次登上全国群众文化的最高领奖台。这并非偶然,而是石家庄长期深耕群众文化事业、坚持“文艺为民”初心的必然结果。这部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和承德市隆化县文化馆联合创排的小戏,从创作之初就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此前在石家庄、隆化等地的惠民演出中,便以真挚情感赢得业内外一致好评。此次摘得“群星奖”也正是对群众属性的最佳印证。

“爱能相互照亮”的主题,在剧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云奶奶二十年如一日在挂云山修鞋、捐衣,用点滴善举温暖他人;钱赵利从贪图小利到主动捐衣,完成了从“利己”到“利他”的转变;就连剧中未直接出场的四十年前的助人者,也通过回忆成为善意传递的起点。这种善意的循环,恰是群众生活中最动人的图景,也是群众艺术最该捕捉的光芒。

一针一线藏真情:戏里戏外的暖心瞬间与城市温度
从挂云山的修鞋摊到全国群星奖的领奖台,河北梆子小戏《你要是冷,就穿一件》的逐梦之路,藏着传统艺术扎根生活的密码,更写满群众文艺工作者的赤诚与坚守。
剧中那件衣裳,是善意的象征、温暖的载体,“别人帮了我,我为啥不能帮帮别人”的朴素道义,在舞台上直抵人心;而舞台下,这份温暖早已被主创团队用两年时光悄悄酝酿。从石家庄市群艺馆到隆化县文化馆,两地奔波的足迹印刻着执着,一遍遍走场打磨的身影彰显着匠心,老人生病、孩子住院的困境未曾阻挡前行的脚步,严寒酷暑的汗水浇灌出艺术的硕果,台前幕后的每一份付出,让小戏有了大格局,让传统艺术触碰时代脉搏,更让群众艺术在服务人民的道路上,绽放出浸润人心的光芒。
当河北梆子的旋律再次响起,我们知道,那件“温暖的衣裳”,早已“穿”在了无数人的心上,也为这座城市、这个时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善意与力量。
初审:张蕾
复审:戴敬书
终审: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