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李柏兴
时间:2025-11-13 19:00

冀时客户端报道 (河北台 李柏兴 通讯员 韩梦洁)为构建“家校检”协同保护体系,打破沟通壁垒、凝聚育人合力,精准对接全学段安全教育需求,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义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讲团启动“珍爱生命·法治护航”系列宣讲活动。
活动通过“学生分层定制课+家长集中指导课+长效联动机制”三维模式,以精准化、专业化内容解读校园欺凌与性侵害预防知识,累计覆盖辖区中小学师生及家长超1万人次,与家校携手为青少年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针对小学、初中学生的认知差异,宣讲团定制了差异化课程:小学课堂以“卡通动画+情景互动”为主要形式,通过检察院自制的动画片讲解“身体隐私不能碰”的知识,借助“安全闯关”游戏模拟校园欺凌应对场景,并发放“身体边界贴纸”强化记忆;初中课堂则结合真实案例,深入解析肢体、语言、网络欺凌的表现与法律后果,用“模拟网络群聊”演示恶意造谣、P图恶搞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不施暴、不忍辱、敢求助”的正确观念,牢记“拒绝、逃离、求助”的自保三步法,鼓励大家勇敢向不法侵害说“不”。
检察官结合典型案例拆解风险隐患,破除“性教育太早”“侵害者都是陌生人”等认知误区,为家长们详细解读孩子突然厌学、回避特定人群、身体出现不明伤痕等10类异常信号。预防性侵专题为家长提供“每日10分钟高质量沟通”“不随意托付孩子”等实用防护措施;预防校园欺凌专题帮助家长区分“偶发矛盾”与“持续性欺凌”,指导家长通过“观察情绪波动”“查看社交动态”“定期与班主任沟通”等方式早期识别风险,明确“留存聊天记录、伤痕照片等证据”“依法求助”等关键环节的处置流程,强调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指导家长筑牢家庭防护防线。
每场宣讲均设“一对一答疑”环节,现场回应“孩子不愿分享校园生活”“遭遇侵害后如何避免二次伤害”等20余类高频问题,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此次活动既为青少年送上易懂实用的法治知识,也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监护指导,搭建起“家校检”联动育人的桥梁。同时,围场检察院已与多所学校建立了“安全问题快速反馈通道”,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常态化运行。
下一步,围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义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讲团的常态化工作举措,联合多部门开展延伸活动,让安全“铠甲”护得更牢、监护“良方”传得更广,并将定制更多精准化法治服务,用专业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初审:张蕾
复审:宋炜
终审:沈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