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7-20 21:27
走路和跑步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有氧运动方式了,是我们从幼年就掌握的基本运动技能。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两种运动方式在科学上有何异同?
走路是一种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它让我们的双脚轮流接触地面,支撑身体前行。动作相对平缓,减少了对地面的冲击力。
与走路不同,跑步是一种相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它涉及双脚同时离地的“飞行阶段”。在跑步中,每一步落地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几乎所有类型的运动都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对心血管健康有显著好处,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CHD)的风险。
研究发现,每增加1MET(代谢当量)的能耗,跑步与走路在降低糖尿病和 CHD 风险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走路在降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风险上略高于跑步。
考虑到选择走路和跑步两种运动形式的人群明显有体重差异,所以研究人员在调整BMI后再进行了对比,发现跑步在降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风险方面的效果略优于走路,说明跑步可能对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有更显著的效果。
当我们提升步行的运动强度,对比快走和慢跑时就发现,慢跑可能更有效地提高 HDL-C 水平,即所谓的“好胆固醇”;而快走更有助于降低腰臀比和减少皮肤褶厚度,也就是身体脂肪,特别是腹部脂肪,而腹部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走路和跑步对认知功能也有帮助,但跑步特别是耐力跑步,可能在结构和功能上对大脑有更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区域,如海马体和相关的功能连接性。
一般来说,走路是一种低强度、低冲击的运动方式,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特别是运动新手、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由于走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这也使其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另一方面,跑步则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合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运动基础,且希望进一步提高心肺耐力和减重效果的人群。
来源|科普中国、央视财经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赫振贤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