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1-09 17:01

ADHD的真相:
风吹草动的注意力
注意力缺陷:容易分心,常常忘事,做事虎头蛇尾。
冲动与多动:说话插嘴、情绪不稳,动作不断,坐着都能抖出一首交响乐。
执行功能障碍:时间管理能力差,任务启动困难,容易“拖到最后一刻”。
为什么感觉人人都像“ADHD”?
停不下来的“买买买”,不是成瘾,不是物质主义,很可能是ADHD;
临近截止日期才有动力开工,不是懒惰,不是拖延,很可能是ADHD;
做事虎头蛇尾、兴趣三分钟热情,不是耐心不足,不是毅力不够,很可能是ADHD;
刷手机可以一晚不睡,写报告却迟迟不行,不是摆烂,不是自制力差,很可能是ADHD......
原因一:模糊描述的自我对号入座
原因二:注意力经济把人训练成“易分心”
原因三:标签带来心理安慰与归属
“人均ADHD”的热潮
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如何确诊ADHD?
早发性:症状在12岁之前就已经出现。成人ADHD不是成年后才得的病,而是童年问题的延续和演变。
跨情境性:症状必须在至少两种或以上的场合中造成困扰。比如,你不仅在公司开会时走神,在家和伴侣聊天时也心不在焉;不仅工作拖延,即使饿到胃疼,去吃饭这件事也能一拖再拖。
功能损害性:这是最核心的一点,症状必须对生活造成了显著的、持续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是区分“有点像”和“真的是”的关键。
如果你高度怀疑自己是ADHD,请前往正规医院寻求专业评估。
来源|科普中国、人民日报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谷曼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