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总动员】以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4-05-21 13:37:09

主持人:阅读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辅助学生学好语言文字知识,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小学非常十分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您能具体聊一聊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吗?

陈宇婧:当然可以,非常愿意。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失去兴趣,一切的学习将成为被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保护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对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材内容有限,作者所描写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感情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在有限的资料里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相关知识。所以这时我会利用一些图片,视频,音乐等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其作为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课文。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学生对于这个地方是完全陌生的,那么在学习时只凭文字,孩子们可能无法想象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所以在这时结合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创新教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传统的你问我答模式对于孩子们来说过于枯燥,老师将所有问题细化抛给学生甚至代替学生思考,这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所以在授课时,我更倾向于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探索知识,培养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蜜蜂采花的过程,并提出问题:“蜜蜂飞那么远去采花,它们会不会迷路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交流互动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文本内容。在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我会播放胡萝卜先生的视频动图,帮助学生想象胡萝卜先生还会遇到谁?会用他的胡子做些什么呢?

再比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验与感悟。在教学“演讲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班级演讲竞赛;在教学“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时,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秋游、踏青等活动,既拓宽了知识范围,又提升了阅读兴趣。

优化阅读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的激发不能忽视阅读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认识越深,情感才会越炽烈,兴趣才会越浓厚。从课前预习开始就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我们还以《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这样的预习任务——(1)通读课文,用查字典的方式解决文章的生字 / 生词障碍,做好标注 ;(2)再读课文,在保证阅读通顺度的同时,把握文章大意 ;(3)继续读课文,将自己认为使用准确、意境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也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在后续课上学习中更有方向、更有目的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或者书籍自主搜集与“西沙群岛”相关的信息,了解西沙群岛。那么在课上具体教学中更要教会学生有批注的阅读,有重点的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做批注、写读书笔记以及再创作,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课内外阅读结合,提升阅读兴趣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针对课内阅读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比如在学习《荷花》这篇散文后,可以推荐作者叶圣陶先生的其他作品,如《稻草人》,或者推荐一些其他描写植物的优美散文。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下课之后对其原著《三国演义》进行阅读;对于那些比较喜欢科普类文章的小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的书籍……

以上就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像上面重点提到的预习方法,孩子们在家预习时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

主持人: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孩子在家时,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陈宇婧:您这个问题十分关键,在孩子的语文教育中,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建立坚实的语文阅读基础对孩子的素质提升至关重要。现在有很多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也是越来越重视。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关键。家庭中应该有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书、百科全书、漫画、报纸、杂志、诗歌等,这样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家长示范阅读是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关键一步,家长应该成为阅读的榜样,当孩子看到父母经常阅读时,会更容易受到鼓舞,愿意模仿他们。

开展定时的阅读活动

定时的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坚持阅读,家庭内部可以制定每天的家庭阅读时间,全家人一同阅读,在这个时间内,家庭成员可以静静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创造出一个宁静的阅读氛围。还可以创建一个家庭图书俱乐部,选择一本全家人都感兴趣的书籍,并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并一周挑选一天的某个时间全家开一个图书推介会,分享自己的好书及书中的故事或悟出的道理。可以让孩子像小老师一样的讲解自己喜爱的图书,这样孩子也会有读书的成就感。

制定可行的阅读计划

孩子开展阅读活动的时间要科学合理,要结合孩子的阅读水平和需求,这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教师交流、观察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学习计划可以分阶段制定,逐步增加阅读难度。这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提高阅读能力,不感到过于压力重重,每个阶段的计划应该与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相匹配。在读书时也要用上学校学习的圈点批注方法,并做好摘抄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

要长期坚持地进行亲子阅读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家长若是能够坚持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分享阅读心得,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不仅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建设和谐家庭,还可以提升整个家庭的阅读热情和家庭文化格调,让孩子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课外阅读的乐趣。

以上就是针对家庭阅读兴趣的培养和一些家庭阅读的小建议。

主持人:市面上非常多的课外读物,我们应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让孩子进行阅读呢?

陈宇婧:我们现在的图书市场有非常多的图书,但是质量和内容良莠不齐,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自身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不够,面对众多读物选择时无从下手,不能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学校会将教育部推荐书目发给家长朋友,在选择书目时可以结合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以及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之间的联系来选择孩子实际需要的书目。选择时我为大家提供几点标准可供参考:

一、兴趣性

课外阅读是一种主要依靠学生自主独立进行、非强制性的活动,兴趣性是放在首位的的。因此,帮助小学生选择或者向小学生推荐语文课外读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两者兼顾,选择既符合小学生兴趣又符合生活经验的读物才是一个好的开始。

二、广泛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课文类型多样、题材和体裁不一,目的是为了让课内阅读更加丰富多彩。课外阅读更应当让小学生广开视野,多多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各种类型、各种风格、各种体裁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开展纸质阅读,还可以结合现在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阅读内容的类型不局限在经典的文学作品,还应该包括科普类、科幻类、历史类读物等。古代的、近代的和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应纳入阅读的范围。题材和体裁也应该多样化,寓言故事、童话故事、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人物传记等等都应进入小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典范性

小学教育处于启蒙阶段,阅读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格外重视。现如今有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这些经典读物都是经过历史和时代筛选的文化积淀,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教师和家长把这些经典作品推荐给孩子阅读,可以提高他们的读品味,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并不冲突。

四、发展性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语言技能等均有所不通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水平的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尽量鼓励他们保持这种兴趣,并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把握时机,推荐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阅读内容,让他们“跳一跳,把桃子摘下来”。

关注一些儿童文学奖作品

对于孩子来说,市面上的各类书籍并不完全适合孩子阅读,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关注一些著名的儿童文学奖作品,结合孩子兴趣供孩子阅读。我们常见的童书奖比如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奖,丰子恺儿童童话书奖,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国际安徒生奖等等,在这些奖项下都有许多优秀的,适合孩子阅读的作品,可供家长和孩子进行选择。

主持人:很多家长反馈,孩子读的书也不少,可是阅读能力总也得不到提升,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吗?

陈宇婧:当然,我们的阅读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好朗读、默读和背诵

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归根到底就是通过阅读,将字、词、句、段、篇搞清楚,掌握必要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而要达到以上目的,关键在读,阅读一般分为朗读、默读及背诵。朗读主要是为了训练节奏、语感的掌握,体会作者的感情;默读是消化的过程,在默读中可以更用心地对原文加以感悟,把握作者情感动向;背诵是小学生的基本功之一,也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

二、分清详略而读

孩子想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正确处理精读和略读,何谓精读呢?精读其实就是将课外阅读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肢解分析,字,词,意等等,学生在熟读文章之后,抽丝剥茧的对章节进行反复推敲。通过仔细的研究,从而最大程度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内容,精读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思考学习过程,在精读课外读书物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略读是阅读的策略,文章中总有重点,我们精读重点,对一般的情节内容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了解故事片的大致内容就可以,甚到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完全忽略过去,这也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之一。

三、进行比较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同是写景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领略祖国不同地方,不同风格的美,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可帮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运用的不同写法,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主持人:陈老师,我们在语文的测试中会出现课外阅读理解题,请问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和大家分享呢?

陈宇婧:当然,我想这也是许多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测试离不开阅读理解,其实阅读理解看似复杂,实则是有一些技巧的,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如何做阅读理解题型。

首先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然后浏览题目,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一定要嘱咐孩子反复读题,审清题目。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答非所问或答不全面。这可是大忌。绝对属于低级错误。为避免孩子们在这些方面丢分,一定要强调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每个题目的“题眼”,再有针对性的答题,避免答非所问。

要掌握技巧,原文中找。我经常跟孩子们说阅读题的技巧就是一个字“找”,孩子们也都烂熟于心。我总是告诉孩子们,阅读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中,就看谁找的准。要么有原词原句等着成为答案,要么只需要你提炼一下或变通一下就可以拿来为你服务,就这么简单。一定要对照着题目中问的内容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出处,避免找错位置。

并且联系前后,结合中心。在答阅读题时,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有些孩子惜墨如金,连话都说不完整,还有的孩子容易为了全面,答得啰啰嗦嗦,照抄原文。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说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文后的阅读题肯定与中心有关联。我们孩子一定要学会概括中心大意,既要答出要点,言之有物,又要考虑全面,条理清晰。当然这也离不开日常的积累与做题练习。

至于做题顺序,我么们通常建议按序做题,先易后难。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空题,有孩子因为在前边的难题上耗时太多导致后面会的题来不及做。要静下心来,按照序号答题,避免空题;如果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第一个题目做不出来就不往下进行,可以现在题号处用铅笔做个记号,跳过这题去做后面的题目,所有题目完成后再返回来思考难题,并将记号擦掉。

最后要仔细检查,确保无误。总会有孩子犯粗心的错误,想的是这样,写的时候就变了样。所有阅读题全部做完后,要重读全文内容,进行复查。将阅读理解的答案带回原文,检查答题有无偏差,书写有无错误。

作者|晨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