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商课堂】2025火爆第一城,为什么是杭州?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3-26 16:06

冀商课堂,商界导航。

要说今年第一个爆火的城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率是杭州!

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这六家科技企业,也被人们称为“杭州六小龙”,我们只看了群核,还有另外八家各行业的科技先锋,收获满满!

杭州六小龙在各自的技术领域都属于什么水平呢?DeepSeek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V3,以相当低的算力成本对标GPT-4o的性能。宇树科技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接近70%,稳居全球第一。强脑科技主攻“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它与马斯克的Neuralink,是全球唯二融资超3亿美元的脑机接口公司。

这些企业的水平,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赢麻了能概括的。它们确实在世界范围内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当然,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禀赋,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优势。因此今天,我们不是要夸杭州,而是希望以杭州为样本,说说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是从哪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资深政经趋势学者马江博老师有一个洞察。

马江博老师说,这主要得益于杭州的企业发展模式。杭州的企业发展格局,不是旗杆模式,而是金字塔模式。

按照统计,目前杭州有超过8万家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700多家机器人公司,以及大约300家动漫游戏类公司。这就像一个天然的演化系统,参与的物种多,碰撞出的可能性就多,一座金字塔的塔底越广阔,它的塔尖就越高。

今天的“杭州六小龙”是整个队伍当中的领先者,未来还有可能会出现其他明星企业。

换句话说,多,是创新的基础。

这只是复杂科学里的初级常识。你怎么确保这个多?怎么让大量的科技公司选择扎根杭州?

这就要说到杭州最核心的思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叫做,创新被鼓励,犯错被包容。

什么叫犯错被包容?说白了,就是给你放手搏一把的底气。在杭州的政策规定里,企业研发失败可以申请最高300万元的创新风险补偿金。根据云深处科技CEO朱秋国的回忆,他们当初之所以敢赌上全部身家研发高端工业机器人,杭州的补偿政策是个不可或缺的底气。

其实,对企业的创新试错给补偿,这样的政策早就已经出现。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里面提出17条重点举措。也就是人们说的创投17条。其中就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解决基金管理人不敢投、不敢退、怕担责的问题。

而今年杭州爆火之后,很多城市更是加速建设相关的容错机制。比如前不久,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细则里有一条说的是,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这也是国资话语体系里,首次坦诚接受所投项目100%失败。

注意,这套容错机制,其实也间接说明了城市投资的主要方向。这就是,投早、投小、投科技。在一个科技公司的孩童阶段就开始支持,并且允许它跌倒,允许它失败。

那么,具体怎么给到创新公司支持呢?以杭州为例,借用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的话说,杭州的姿态是,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注意,这句话里其实隐含着一层友好的边界感。也就是,创新的具体做法,由企业主导,城市负责给条件,给环境,给土壤。

比如,在创业者入驻阶段,浙江省把各级政府的1万多项审批审查职权,削减到了4000多项。把民营企业的平均注册时间,从9天缩短到了1天。

说个细节,2018年,《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刚刚带着团队从深圳来到杭州。那一年《黑神话:悟空》还在研发前期阶段,成败还是未知数。当时,冯骥去杭州西湖区艺创小镇选办公场地,看中了一栋有花园的办公楼。据说冯骥当时随口说了一句,隔壁的两栋楼能不能先别租出去,等他项目扩大了再来拿。结果,艺创小镇很快答应了这个要求,为了等待《黑神话:悟空》的团队,这栋楼整整空置了3年。

再比如,在资金方面,杭州市政府提出了“3+N”产业基金。这个“3”指的就是三大母基金,分别对应扶持处在三个不同阶段的项目。科创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科技项目。创新基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基金,支持成熟期企业的并购重组。而后面的N,指的是由这三大母基金参与投资的各类基金。

再比如,在人才方面,要知道,从绝对数量看,杭州的在校学生总数大约是60万人,远低于北京、上海、武汉。根据2023年的《中国创新人才指数》,杭州的头部人才规模,在全国排在第七位。怎么加强?很明显,你需要吸引其他城市的人才。

比如,针对来杭州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杭州政府提供一年3万元,连续三年的房租补贴,以及本科生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的生活补贴。再比如,很多大学生从外地来杭州找工作,其间不需要自己花钱住酒店,可以免费入住杭州的“青荷驿站”。

再比如,针对顶尖人才,杭州专门成立了一个园区,叫做“湘湖院士岛”。整个产业园区的定位是,打造常态化“科技金融路演中心”。截止到2023年年底,湘湖院士岛已经成功签约了19位院士,270余名科研人才,以及成功孵化了12个院士专家项目。

最后,在技术的商业化环节,杭州还成立了“概念验证中心”。

截止到2025年,杭州已经认定了新型储能材料、合成生物、智能制造等不同领域的15家概念验证中心。

这个过程,就有点像一个“筛子”,在众多前沿技术当中,选出最有可能转化的“种子”,从而提高发芽率。

而且因为来杭州的公司足够多,就让杭州自发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技产业链。比如,宇树科技,不出杭州的滨江区,就能找到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中游的整机机器人制造企业,以及下游的机器人集成企业。这种闭环生态又反过来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换句话说,只要系统的生态足够富足,那么创新涌现的概率就会一直提高。一段时间的领先并不能代表永远领先,最关键的不是领先这个暂时的结果,而是永远争取领先的想法和背后的办法。

来源|《新冀商传奇》栏目组

编审|安倩

监制|吴晓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