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领跑 | 唐山机器人产业:向前一步的协同创新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4-17 08:53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寇霞)唐山机器人企业已经超过200家。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当地已从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到主动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前沿科技探索,谋求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制造,研发出了我国首台轨道交通车顶检修机器人、飞行列检机器人等,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公司技术人员介绍,传统方式检修列车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飞行列检机器人对列车车顶、车侧等进行扫描,并生成高清图像。服务器平台根据图像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给出分析结果,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检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原来检修一列车需要几个小时,现在机器人20分钟飞一圈回来,已经检修完毕了。

依托既有的研发生产优势,公司打造“龙头企业+共享”模式,旗下的百川工业研究院不单单辅助科研院所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还将产业链往上游延伸。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孟昭进一步解释道:“相当于是之前科研院所做0到0.8,而我们做0.8到1,其实是中试环节。也就是说从原来的京津研发、河北产业化,到现在我们往前推了一步,大家协同创新,一起做0到0.8这个阶段,比如说前沿科技、基础科学的探索。只有大家结合起来,才能把这个产品从0到1这个阶段做得更完整。”

在百川共享工厂,创业者郭浩田深深体会到了“一夜之间有千人团队”的助力。这里对于怀有梦想,而缺少资金、设备、团队的人来说是造梦工厂。

郭浩田说,他们设计的“助浴机器人”可以在2分钟之内把失能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从床上转移到浴缸里进行沐浴。产品从图纸到实物,在加工过程中要做一些测试。这部分验证由百川共享工厂帮助完成,极大提高了研发进程。当时,一个月就生产出了样机。

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孟昭接受河北台采访

借助强大的智库团队,共享平台将视野扩展到全球。“这平台是数据处理在河北、工厂协作布全国、智力资源汇全球的发展格局,汇集的是全球的智力资源。最近,我们跟德国很多专家有很好的合作。”王孟昭说。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聚焦特种机器人和矿山智能装备产业。其中,特种机器人适用于应急救援、危化巡检等多种场景,解决了“人不能进、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高危环境以及特殊情况的实际需求。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宣传部经理王志江接受河北台采访

“我们拥有特种机器人产业较先进的实验测试和工业设计环境,可提供相关技术共享资源,或者为用户提供机器人二次开发平台等。”公司宣传部经理王志江表示,他们的共享服务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

今年1月,河北省工信厅针对唐山机器人产业集群,专门出台了支持其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等。这些措施极大推动了当地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共享工厂建设等。

唐山市高新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李朝刚表示:“一系列政策在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夯实整个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基础,聚集高端资源,引入京津高质量机器人产业资源以及协同整个产业链方面都起到了创新推动作用。2027年,将建成全国知名的特种机器人研发总部基地和机器人创新应用高地,同时,加快抢抓具身机器人、智能和低空产业发展机遇,推动产业链上游集聚发展。”

编审|安倩

监制|谷曼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