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4-28 11:35
“双争”引领,燕赵同心谱华章。近日,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群众文化学会联合承办的“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在燕赵大地火热开展。
全域联动,多元舞台铺展基层文化繁荣画卷
4月以来,全省各地通过举办多元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各门类节目轮番上演,老中青少登台炫技,绽放千面芳华,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将优质的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4月20日,“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在柏乡县北郝村汉牡丹园景区广场正式启动。数万株牡丹枝头堆锦,南阳丝弦《金沙滩》曲韵悠长,招子鼓《鼓跃春 活力乡村》活力擂响,沉浸式实景演出《大汉牡丹情》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农特产品市集和花瓣拓印、漆扇制作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也让群众过足了瘾,线上直播吸引460万人次围观;秦皇岛的23 支基层文艺团队,用充满活力的作品集中呈现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的蓬勃生机;保定市群众艺术馆群星剧场内,50余支群众文艺队伍载歌载舞全方位展现燕赵大地的文化魅力;鹿泉区郑村村民广场上,丝弦小戏《牛郎织女逛鹿泉》将神话传说与当代生活嫁接,非遗武术少年以虎虎生风的招式诠释文化自信;在灵寿县记忆一条街,油纸伞舞《水韵江南》与拉花秧歌《龙翔凤舞》相映成趣,在烟火气中绽放艺术魅力。此外,新河县、元氏县、隆尧县、宁晋县等地也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不断将艺术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些以百姓为“主角”的演出活动将舞台延伸至田间地头、城市街区、景区广场,同时在专家力量的加持下,实现了“高端艺术下沉”与“本土文化上阶”的双向奔赴,发挥了群众在文化惠民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各美其美,特色专场打造精致文化大餐
在此次活动中,各地依托地域文化特色,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性与群众性兼具的特色文化新秀场。沧州市群众艺术馆小剧场内,20支合唱队伍千余名爱好者用《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等歌曲唱响时代强音,让合唱成为凝聚城市精神的文化符号。巨鹿县将“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与“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相结合,以庆祝“哈口”果蔬丰收为主题,为群众献上一场集文化惠民、艺术享受、乡村振兴成果展示于一体的视听盛宴。除规定门类外,各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的外延,开展特色专题活动。例如:廊坊市举办了“百年工运・笔墨华章”职工书画展,用438幅作品勾勒百年工运历程,劳动之美与艺术之魂在笔墨间交融;兴隆县举办了“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书画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八卦岭中心小学的书画课堂上,8位书画家现场创作 50 余幅作品并指导学生现场创作,书法的刚劲与绘画的雅致浸润校园,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这些专场活动如同文化的“显微镜”,让多元的艺术门类各成风景,让普通群众在参与中感受艺术魅力,推动不同艺术形式在细分领域生根发芽。
节庆融合,多彩活动丰富假日文化内涵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河北各地以此为契机,将“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与“五一”假日相结合,策划了一系列精彩活动,为假日生活注入文化内涵。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举办了“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迎“五一”河北梆子名家名票惠民演出,馆办群芳河北梆子剧团携手多位票友一道倾情演绎,用经典的梆子旋律为劳动者送上节日祝福;邢台市群众艺术馆开展了“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暨“迎五一促消费”豫剧专场活动,《拷红》《泪洒相思地·逼湖》《穆桂英挂帅》三出经典折子戏轮番登场,为市民献上一场浸润着家国情怀与传统韵味的文化盛宴;廊坊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了“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庆“五一”文化惠民系列演出,民族音乐会、评剧演唱会、京剧演唱会等专场演出次第开展,为市民打造多元高效的文化体验。这些节庆活动以“双争”精神为引领,将文化体验融入假日生活,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记者|王杰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吴晓飞
监制|冯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