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5-13 18:37
冀时客户端报道 2023年5月11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两年前的春风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在京津冀落下关键一笔。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5月12日起,河北新闻广播联合北京新闻广播、天津新闻广播共同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温暖的回声》,聆听京津冀大地最动人的发展回响。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构成了北京新的“两翼”。如今,两地建设发展突飞猛进,“未来之城”加速崛起,“新两翼”已振翅高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阔版图上,擘画着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时代经纬。
“文化之翼”展新姿副中心打造宜居典范
三大文化建筑中的“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
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绿心”之中,如明珠般镶嵌其间的三大文化建筑,如今已跃升为京津冀三地炙手可热的“文旅新地标”。自落成迎客以来,这座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首年即迎来650万人次参观。
“不打算去市区了,就在副中心玩两天。”来自河北邢台的王女士初次造访三大文化建筑,便被这里深深地吸引。“这边现在发展挺快,我印象中前年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些,你看多快呀,现在公园绿化得这么好,建筑设计也大气,安逸、休闲的感觉。”
三大文化建筑一角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三大文化建筑的投用正重塑着京津冀居民的区域生活半径,有效提升了北京东部地区以及河北、天津部分地区的城市文化功能。
其中,被誉为“森林书苑”的北京城市图书馆,读者中超过半数都来自通州和津冀地区。家住三河的李先生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看书学习,周末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告诉记者:“我们从家到这里一个小时,交通很便利。相当于包括图书馆还有艺术中心,这种公共设施的设立能够辐射到我们河北,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好。赶上假期、周末,我经常带孩子过来。”
D·P·ONE 源·心项目的餐饮配套区
在三大文化建筑围合区域的地下,D·P·ONE 源·心项目的餐饮配套区已于2024年年底率先亮相。目前这里集结了众多餐饮品牌的首店,迸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未来,这条“地下商业动脉”将一共打造18个不同主题的下沉庭院,通过连廊与三大文化建筑串联互通,更将直连地铁M101、M104双线,为副中心带来持续奔涌的商业活力。
北京北投商业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周英琦介绍道:“五一期间我们总迎客量是超过了4万人,销售额趋近于百万。从目前服务的就餐游客来看,除北京游客之外,天津和河北的游客基本上占到了总数的30%左右。目前开业的区域差不多占我们整个项目的1/10左右,我们陆续还会开放包括零售、儿童、娱乐、文化体验这些业态的商业,发挥商文旅体融合的作用。”
如今,以破茧化蝶之势加速崛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向着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稳步前行。这座大运河畔拔节生长的新城,不仅为千年古都再添创新发展引擎,更是与百余公里外的河北雄安新区共同筑起了北京“新两翼”。
“创新之翼”振雄风雄安新区崛起未来城
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建设现场
上午,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金融岛核心区域,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推土机、运输车等往来穿梭,1700多名工作人员在现场施工。
金融岛一体化项目负责人张加健告诉记者,立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将打造国际金融创新集聚区和雄安开放创新活力区。“金融岛一体化项目总建筑面积超78万平方米,涵盖办公、公寓、商业、交通等功能,今年1月底,项目总包工程全面开工,施工进度最快的一工区B地块已整体进入主体施工的垫层筏板施工阶段。今年的目标是12月底首栋塔楼封顶,工程整体冲出正负零。我们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项目外立面全部完工。”
张加健(中)与工友们在工地现场核实数据
据了解,金融岛一体化项目周边项目众多,附近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财富大厦、京雄快线、东西轴线金融岛站配套枢纽、城市文化广场等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中。项目依托周边办公、金融、商业、教育、医疗等资源打造具有交通优势、金融特色的TOD站城一体化枢纽。
张加健告诉记者:“项目践行‘以人为本,站城融合,智慧交通’的设计理念。京雄快线与规划地铁M1、M2、M5线将在我们这个项目地下进行换乘,同时,这里还布设了公交换乘中心,构建起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鸟瞰效果图
当前,雄安新区启动区在建项目如火如荼,承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成效也已初步显现,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先期人员已入驻办公。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作为雄安新区启动区雁翎路与渥城路交汇处的璀璨明珠,现已迎来了首批约600名科技精英的入驻,成为雄安新区启动区首个市场化疏解标杆。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
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总经理助理贾梦霜告诉记者,园区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馆,不仅融合了卫星手机、量子加密对讲机、量子云印章、AI数字人等先进科技产品,更孕育着改变未来的科技生态。
中国电信科技创新馆
“由中国电信研发的业内首款5G网联版无人机机库,可以实现无人机的无人值守、自主充电、远程飞控以及全天候自主飞行。目前,我们在雄安新区部署了两套无人机方舱,开展了三条航线的试飞,可用在公共交通、水域治理、森林防火等方面,还可以用来送快递。”
无人机机舱
记者站在园区露台放眼望去,扑面而来的是中央绿谷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景观风貌;目之所及的是在日新月异中拔节生长的建设项目;注目远眺是“三校一院”、图书馆、体育中心和现代化住宅所组成的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15分钟生活圈”。
“未来,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还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以‘鸿蒙化+绿色化+场景化+全域IPv6’为能力支撑,为疏解单位树立‘智慧园区建设+产品+运营’的标杆典范,聚焦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携手雄安新区共绘全球创新高地的宏伟蓝图。”
记者|北京新闻广播 陈翾、河北新闻广播 白雪峰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吴晓飞
监制|冯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