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商传奇】首发者说 | 老非特:以品牌之力,让世界发现中国之美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7-06 12:51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生?

老非特品牌管理(河北)有限公司

以其独特的“首发经济”模式,

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从老字号到新国潮,

老非特不仅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更“火”在市场里。

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携手《新冀商传奇》特别策划

【首发者说·民营经济创新实录】系列节目

第13期 我们特邀

老非特品牌管理(河北)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 苏铁锋

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讲述视角,

一起探索如何用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更懂中国。

‌一、初心与愿景:传统文化的“执念”与“转译”

在苏铁锋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他深知,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留下了无数独属于中华文明的印记,包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却常常被忽视,甚至面临失传的风险。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苏铁锋决心将传统文化与商业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老非特品牌应运而生,其初心就是做一个“文化的转译者”,将老字号的工艺细节、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用现代消费场景重新包装,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商业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老非特的LOGO设计更是蕴含着“独一无二的历史与文化”的深意。LOGO以“非”字的抽象设计为主体,融合了“老字号”的造型和美术体“1”的造型,整体代表着老非特品牌的独特定位。色彩上采用传统色系赭石与现代亮色金色的碰撞,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融合。这一设计不仅传递了老非特的品牌价值,更展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构与现代表达。

‌二、痛点与破局:老字号品牌的“两头难”与老非特的“打通任督二脉”

老字号品牌在当代面临着诸多痛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文化表达断层与商业转化低效。一方面,老字号品牌往往被传统的规矩所束缚,难以适应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另一方面,创意抄袭等问题又让老字号品牌深受其害,辛苦攒下的口碑被糟蹋。

针对这些痛点,老非特提出了“打通任督二脉”的解决方案。在文化表达方面,老非特将老纹样设计成潮牌图案,让传统文化接上当代审美。在商业转化方面,老非特则带着老字号玩直播、开快闪店,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帮助老字号品牌快速实现商业化。

此外,老非特还积极帮助老字号品牌解决审批流程冗长等问题。通过与政府、协会等机构的合作,老非特为老字号品牌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审批通道,让好产品能够更快地走向市场。

‌三、国潮与创新:从“借壳”到“重构本土范式”

“国潮”现象是当今消费市场的一大热点。然而,在国潮兴起的初期,不少品牌只是简单地将传统元素贴在产品上,模仿西方的营销逻辑和设计风格,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国潮。

老非特则不同,它从根儿上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核和逻辑,用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形式呈现出来。老非特不仅关注产品的设计和品质,更注重消费者的文化体验。通过开设“非遗手作工坊”、AR互动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老非特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传统+创新”的模式,让老非特在国潮品牌中脱颖而出。它不仅仅是在做产品,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

‌四、下沉市场与“五进军”战略

老非特首店选址定州而非一线城市,这一策略背后有着深刻的商业思考。苏铁锋认为,一线城市竞争太激烈,新品牌难以站稳脚跟。而定州作为老字号和非遗的“老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消费者基础。在这里开店,能够直接将最原汁原味的文化“搬”进店里,让消费者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根儿”在哪儿。

此外,老非特还提出了“五进军”战略,将非遗带入社区、乡镇等场景。通过在社区设立“移动工坊”、在乡镇搭建特产直供平台等方式,老非特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五、个人领导力与行业洞察

作为老非特的品牌创始人,苏铁锋将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应用到传统文化品牌的打造中。他深知,非遗和老字号不是老古董,而是需要用商业逻辑重新拼出消费者想要的样子。因此,他提出了标准化管理、文化资产档案等创新举措,让老手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时,苏铁锋还担任定州市老字号协会会长,这一身份为老非特的品牌运营提供了诸多助力。通过协会与媒体的合作关系及宣传渠道,老非特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苏铁锋还凭借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经验,为老非特的品牌运营提供了战略指导,使其在产品创新、市场定位、文化传承等方面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要求。

‌六、未来展望与社会价值‌

展望未来,老非特计划在北京、雄安等地开设主题概念店,结合当地文化进行打造。北京店将打造成“故宫文创的河北分号”,与故宫文创合作开发联名产品;雄安店则将拥抱“数字雄安”规划,用AR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此外,老非特还将继续深化“文化参与感工程”,让消费者真正参与文化价值的创造。通过扫码聆听百年故事、亲手制作器物等互动设计,老非特让消费者从旁观者变为文化价值的“共建者”,从而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连接。

老非特的使命是做“传统文化的转译者”,把千百年的技艺密码翻译成当代人能听懂的生活语言。它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在未来的中国式创新中,老非特将继续以品牌之力,让世界更懂中国。

来源|《新冀商传奇》产业工作室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邓菲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