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总动员】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新质教育力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08-30 12:51

主持人:王校长先来介绍一下石家庄云臻实验高级中学

王建勇:石家庄云臻实验高级中学,创建于 2025年,是经石家庄市行政审批局、石家庄市教育局审批成立的全日制民办寄宿制学校。学校坐落于长安区金益街 15 号,占地约 50 亩,建筑面积达 3 万平方米,交通便捷且环境幽雅。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配备齐全且先进,拥有图书馆、报告厅、空中操场,每间教室均安装智慧黑板与全国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同时搭建智能校园系统;学生公寓为太空舱 8 人间,配备即热型饮水台、独立浴室、双卫生间、电话及空调,可满足 “洗澡不拥挤,如厕不排队” 的高品质生活需求,食宿条件一流。

以 “止于至善” 为校训,践行 “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新质教育力”“厚德育人、精研善教、勤学志远、笃行求真” 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力争成为 “学生向往、家长信赖、社会认可” 的教育优质发展示范性优质民办高中。

主持人:王建勇校长是原衡水中学校长云臻实验高级中学由王校长领衔,管理团队与骨干教师均源自衡系学校,全面引入衡中先进办学理念与科学管理模式。王校长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模式。

王建勇:云臻实验高中以 “止于至善” 校训为核心,从师资、课堂、育人、家校协同多维度培育 “至善” 人才。

首先,名师团队 + 名校基因:核心优势在于师资力量,管理团队与骨干教师均来自衡水中学等名校,70% 师资具备衡系学校任教经历,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合理梯队。教师团队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满怀教育情怀与责任感,兼具活力、耐力、经验与担当,为教学质量保障与办学理念落地提供核心支撑。

其次,高效课堂 + 精准教学:构建 “一课三化” 与 “五备六环四维” 联动的课堂体系,实现教学高效化与精准化。

“一课三化” 核心策略:细化学习目标、悟化学习内容、内化学习结果。关键是“化”目的是达到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五备六环” 课堂体系:“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拓展)为教学奠定基础;“六环” 课堂流程(导入启思 — 探究明理 — 精讲释疑 — 演练巩固 — 总结提升 — 拓展延伸)依三维目标推进;

第三,激情教育 + 陪伴成长:秉持 “把学生当亲人、教学生做成人、让学生成智人” 三大追求,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班主任从学生起床、跑操、晨读、正课到自习就寝全程陪伴,实时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状态;通过 “双优班级” 评选,激发班级凝聚力,追求教学成绩与育人质量双重提升。

第四,家校社协同 + 全面发展:打造协同育人模式,家校层面通过 “家长开放日”“线上共育平台”“月度家长会” 实现信息同步与互动,还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社团层面覆盖学术、艺术、体育领域,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学生自主选课,兼顾学业提升与兴趣培养。

主持人:学校的课堂有什么特色?

王建勇:以 “高效、精准、全面” 为核心,构建“双向六环节”特色课堂模式,遵循 “以学为本、少教多学” 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既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双向六环节:师生双向;明确学习目标,创新形式导入,任务驱动探究,问题解决互动,知识迁移运用,回顾目标达成。

“一课三化” 精准教学策略:贯穿教学全流程,是课堂质量的核心保障。

“五备六环四维” :规范教学流程,完善评价机制。

“五备” 前置:筑牢教学基础:教师提前开展备教材(梳理知识点逻辑)、备学生(分析学习特点与难点)、备教法(选择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适配方法)、备学法(指导思维导图、错题整理等学习技巧)、备拓展(准备课后延伸内容),为课堂高效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六环” 推进:激活课堂互动:课堂流程环环相扣,从 “导入启思”(用问题或生活案例激发兴趣),到 “探究明理”(任务驱动:组织学生自主或小组探究知识原理)、“精讲释疑”(教师针对难点与疑问精准讲解)、“演练巩固”(通过习题或实践强化知识)、“总结提升”(梳理知识体系与方法),再到 “拓展延伸”(链接课外知识或实际应用),全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收知识。如物理课堂,以生活中的电路故障案例导入,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原理,教师针对实验中的问题精讲,最后拓展电路安全常识。

“四维” 评价:兼顾成绩与素养:“四维”是指知识掌握、思维发展、素养提升、价值观塑造。评价维度突破传统分数局限,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如考试成绩、作业正确率),还重视思维发展(如解题思路创新性、逻辑清晰度)、素养提升(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价值观塑造(如科学态度、责任意识),全面衡量课堂育人效果。

主持人:刘老师介绍一下学校的教风和学风?

刘顺涛:石家庄云臻实验高级中学的教风、学风都是由王建勇校长提出的,教风是 “厚德育人,精研善教”,学风是 “勤学致远,躬行求真”,这一办学理念也成为云真实验高级中学教育工作的核心指引。

先说 “厚德育人”,它强调以大德、功德、师德培育新时代的优秀学子,要求老师用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引路人。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老师要以身作则,把品德教育融入点滴细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再看 “精研善教”,它要求老师在教研和施教中坚守本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这不仅契合教师的基本功要求,还在 “一课三化” 中得到具体落实。老师要积极研究学习考研方向,深入了解学生,在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而且要注重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同时树立班级品牌意识,在开学后的 “双优班级” 评选中,班主任带领学生奋勇争先,争创云真实验高级中学最好的班级,追求教学成绩与育人质量的双重提升,用自身魅力赢得学生的接纳与认可。

接下来是学风 “勤学致远”,它强调 “勤” 字当头,学校要求老师向学生传递勤奋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学习绝不是偷懒的事,唯有勤奋才能走得更远。学生需要沉下心来,一门心思钻研学习,毫无杂念地把学习做细、做透、做实,追求良好的学习效果与成果,这既是学生的责任,也是培养专注力、探求真理的过程。

最后是 “躬行求真”,它要求老师和同学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脚踏实地,踏下心来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朝着既定目标奋斗,直至目标达成,这就是云真精神和理念。

主持人:学校有什么独有的教学策略?

刘顺涛: “一课三化” 精准教学策略,贯穿教学全流程,是课堂质量的核心保障。细化目标,规避 “模糊教学”,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明确每节课具体目标。例如语文课堂,知识目标为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能力目标为提升文言文翻译与阅读理解能力,情感目标为体会文章蕴含的人文精神或家国情怀,让教学方向清晰,学生听课目标明确。

悟化内容,适配学生需求。教师先深入钻研教材(包括注释、图片说明、作者简介等细节),精准把握编者意图;再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偏科情况(如部分学生数学函数薄弱)设计教学内容;最后筛选典型习题、拓展资料(如函数实际应用案例),确保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实际,避免 “脱离学情的无效灌输”。

内化结果,实现知识迁移。从三维度搭迁移路径,助学生从 “学会” 到 “会用”,避 “知识僵化”,其中知识维度需梳理新旧知识逻辑(如数学方程解法关联),明确知识适用边界(如历史 “君主专制” 朝代差异),精准调用知识解题;能力维度要设计分层迁移任务(如语文析人物到写小传、物理推公式到设计装置),借小组合作等形式,转化课堂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维度需结合迁移场景渗透情感(如生物环保知识引垃圾分类、语文传统文化促非遗创作),实现 “认知 - 情感 - 行动” 统一。

主持人:王校长,家校社协同方面,学校是怎么做的?

王建勇:学校打造 “家校社协同” 互动模式,通过多元渠道与家庭紧密联动,将课后时间转化为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延伸环节。

首先,实时沟通平台,同步学生动态:依托线上共育平台“E网通”,实时向家长推送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如作业完成进度、自习专注度、错题情况)、校园课后活动安排(如课后托管内容、社团活动时间、素质拓展计划),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课后状态,避免 “家校信息断层”,便于家长针对性关注学生学习。

其次,线下互动活动,拉近家校距离:定期举办 “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实地观摩学生课后自习、社团活动,参与亲子互动环节(如亲子阅读、亲子手工),直观感受学校课后育人氛围;每月召开 “家长会”,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学生课后学习问题、成长困惑,共同分析原因并制定个性化改进计划,形成育人共识。

家庭教育指导,赋能家长育人:开好家长培训会。针对家长在课后辅导中常见的难题(如 “孩子沉迷手机影响学习”“青春期孩子沟通不畅”“如何指导孩子整理错题”),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或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分享科学方法与实用技巧,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让家庭成为学生课后学习的 “有效助力站”,而非 “压力来源”。

主持人:今天的主题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新质教育力”,王校长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理念?

王建勇:教育的核心在于人,而师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大关键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教育大厦的基石。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它是一个灵魂触动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当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关系,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尊重与理解,这会极大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动力与对知识的渴望。老师也能借此更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困惑,进而因材施教,提升教育教学的精准度与成效。而且,纵观教育发展历程,但凡教育成效显著的时期或案例,往往都伴随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新质教育力。

主持人:这个理念对老师、学生和学校环境有什么影响?

王建勇:对老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提升职业幸福感与成就感。当学生信任、尊重老师,积极配合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更有热情与动力,自身专业能力也能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不断精进。从学生角度,他们能在充满关爱的氛围里,更安心地学习知识、探索世界,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综合素养,学业成绩也会在积极心态下得到提升。对于学校环境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吸引更多优质师资与生源,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与名誉度。

主持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王建勇: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真正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想法、个性与选择。课堂上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耐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与学习需求,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生活中,老师也应该多关心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与支持,从细微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此外,学校也可以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比如组织各类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增进彼此了解与信任,以此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记者|陈若曦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吴晓飞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