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0-18 18:34
今晨(10月18日)
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
黄淮等地出现降温
河北北部局地降温幅度
上述部分地区还伴有大风天气

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间
我省北部地区及西部山区有降水
后半夜到明天白天
张家口北部、承德北部风力较大
未来三天
我省北部地区转晴,中南部多云间晴
全省最低气温继续下降
保定廊坊以北地区有霜冻
河北省气象台
2025年10月18日10时48分
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
受冷空气影响,17-18日全省气温明显下降,较16日早晨,石家庄、沧州及以北地区最低气温已下降5~8℃,其中张家口、承德、保定西北部下降8~12℃,局地14℃以上;其他地区下降2~4℃。预计19日早晨,张家口北部、邢台、邯郸最低气温继续下降2~5℃,保定、廊坊以北地区有霜冻。请注意防范。
今天下午到夜间,张家口、承德阴有雨夹雪或小雪,保定西北部、石家庄西部阴有小雨或雨夹雪,其他地区多云。
明天白天,保定南部和石家庄、衡水及以南地区多云,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明天夜间到20日,保定南部和石家庄、衡水及以南地区多云间晴,其他地区晴间多云。20日早晨,东部地区最低气温下降3~5℃。
20日夜间到21日,东北部地区晴间多云,其他地区多云间阴。
18日后半夜到19日白天,张家口北部、承德北部有西北风4到5级,阵风6到7级,局地可达8级。




降温健康指南
气温骤降,掌握科学的防护知识,安然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秋冬。
■穿衣之道
民间常说的“春捂秋冻”有一定道理,但切忌盲目。对于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儿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秋冻”并不可取。
1.遵循“洋葱式”穿衣法:选择多层薄衣物。内层穿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中层穿保暖的毛衣或抓绒衣,外层套上防风防水的外套。这样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随时灵活增减,避免出汗后受风感冒。
2.重点保护“薄弱环节”:头部、颈部、腰腹和脚部是容易受寒的部位,可戴帽子、围巾、手套,穿厚袜子等保暖。
■饮食之方
天冷时,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抵御寒冷,饮食上也需相应调整。
1.温热软烂,滋养肠胃:多喝热粥、热汤,如小米粥、南瓜粥、鸡汤、萝卜汤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快速温暖身体,更易于消化吸收,减轻肠胃负担。
2.增加高蛋白与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量增加瘦肉、鸡蛋、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的摄入,为身体提供充足热量。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3.补充水分,忌燥热: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应饮用充足的温开水(建议1500~2000毫升),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少食辛辣燥热的食物,以免引发“上火”,出现咽喉肿痛、便秘等症状。
■起居之律
我们的生活作息也应随着日照时间的变化而调整。
1.早卧晚起,以待日光:《黄帝内经》提倡冬季养生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晚上可以早点睡觉,以养护阳气;早晨不妨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活动,避开清晨的严寒之气。
2.通风换气,保持湿度:冬季人们习惯于紧闭门窗,但室内空气不流通极易滋生细菌。建议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到三次,每次15~30分钟。同时,可以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适宜湿度(40%~60%),缓解皮肤和呼吸道干燥。
3.适度锻炼,择时而行:坚持锻炼能增强抗寒能力,最好将锻炼时间安排在阳光充足的上午,避免在寒冷的清晨或夜晚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运动前务必充分热身。
■关注高危人群
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此类人群务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注意保暖,保持情绪稳定。
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冷空气会直接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发作。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既能保暖,又能过滤病原体。
3.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更容易发生低体温症,且跌倒风险增加。家属应多加关照,确保其居住环境温暖,地面干燥防滑。
来源|河北新闻网、河北天气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邓菲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