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0-29 08:29
10月27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举办“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执法监管质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严格限定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入企频次,深化免罚帮扶,大力推行服务型执法、柔性执法,让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聚焦纠治主体错误、多头检查、程序不规范、执法“一刀切”、趋利性执法、过罚不当、粗暴执法、执法廉政等8类具体情形,明确省级行政执法主体1个、检查事项43项、检查计划20项。
依托2024年开发建设的河北省数智环保执法服务系统,我省严格入企检查流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全程线上监督、全流程规范。该系统为执法设置“安检门”,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提交入企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入企检查,且必须按“一企一码”扫码登记,对未向企业出示检查二维码的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有权拒绝其进入企业,并可以通过执法服务APP实时查看检查情况、投诉留言。执法人员检查结束后,必须实时录入执法检查记录,并在离场之前告知企业检查结果,确保执法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截至目前,全省企业下载执法服务APP共12.18万余次,评价31896家次。
按照相关规定,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每级每年度最多入企2次,三级合计年度检查频次不超过6次(特殊应急情况除外),推动涉企检查“减量提质”,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河北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把主动服务打造成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突出特征,强化事前预警。今年以来,河北省数智环保执法服务系统持续完善优化,设置了对企业自动监测、分表计电等数据自动分析研判的数据模型,能够提前发现涉嫌违法信息,并第一时间向企业实时推送预警信息。企业根据预警信息可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加强预防。这就好比给企业送上“预防针”,让污染防治更主动。截至目前,该系统共推送预警信息20余万条,切实帮助企业从根源上减少违法问题的发生。
此外,河北深化免罚帮扶,推行服务型执法、柔性执法,出台了《河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基准》,将25种轻微免罚行为纳入裁量基准,对符合免罚要求的轻微违法行为实行“一次帮扶、两次督导、三次严惩”,使处罚决定符合法理、事理、情理,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636件,累计减免罚款金额8500余万元。这种边执法、边帮扶、边普法的执法服务模式背后,是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对“服务型执法”理念的深度践行——既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又给企业留足发展空间。

2025年是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第十年,如何锻造执法尖兵、为环境监管筑根基、提效能?河北组织开展“全员、全年、全过程”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以战代练、以赛促学,在全国生态环境领域首次将“研案说理辩论”纳入执法技能比武,以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固废处置、机动车检测等关键领域的真实执法案例为蓝本,全面还原执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争议点,包括法律适用争议、自由裁量尺度等实战难点,确保辩论内容“不脱离执法实际、不回避核心矛盾”,不仅考验“研案深度”,也强调“说理效果”,全方位磨砺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案件分析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
同时,依托行业实训基地,围绕“移动源执法、非现场监管执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查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等重点工作,创新开展“理论授课+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执法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线下培训6期、线上培训3期,累计培训639人次,为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执法队伍奠定坚实理论与实践基础。
记者|屈冠华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吴晓飞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