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1-13 12:39

研学老师在为小学生科普讲解树叶变黄原理
“同学们,把你们刚在林长里捡的的叶子,放到盒子的水里浸泡一下,沾满水后轻轻的拿出来,放在布包上你喜欢的位置,用锤子轻轻敲打,就会出现一个叶子的痕迹,……”,这是赞皇县李峤学校学生正在石家庄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现场开展教学植物拓染技艺研学活动的一个场景。而这现场研学活动也是河北开展关注森林燕赵行活动的一部分。
11月11日,在河北开展了以“童心向党 筑绿中国”为主题的关注森林燕赵行(石家庄站)活动,旨在鼓励广大青少年走进自然、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亲身感受今昔生态变化,展示新时代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风采。同时,通过创新宣传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河北林草建设新进展、新成效,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动员更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助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研学师生在蜜蜂博物馆探索蜜蜂采蜜过程
近年来,在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呼吁推动下,新修订的《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多部涉林草法律法规获得通过,全省22个林草资源大县恢复单独设置林草机构,有力保障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美丽河北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3195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347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5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3%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城乡绿化统筹推进,建设省级森林城市74个,森林乡村835个、绿化提升村3026个,全省绿色家底更加厚实。全省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张家口、承德地区从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阻滞区。各类自然保护地实现统一监管。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成为我省第一处世界自然遗产。认定两批次、10个“鸟类天堂”,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形成稳定种群。全省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达605种,白鹈鹕、华北豹等越来越多珍稀动物在河北栖息繁衍。

小学生在研学中心展示研学成果
记者|白雪峰
通讯员|王铁军 王虹敏 刘力萍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牛作交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