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纺织数字化转型技术交流对接活动在晋州举办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1-16 11:06

11月12日至13日,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河北省现代纺织数字化转型技术交流对接活动”在晋州市举办。活动以“数创纺新·智赢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企、研各界力量,为推动河北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注入强劲动能。

政企协同,锚定转型方向

“纺织服装业是晋州的立市产业、支柱产业,”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林在致辞中介绍,“全市777家纺织服装企业构筑起完整产业链,是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他表示,晋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强化政策扶持,致力打造全国纺织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

石家庄市副市长李为军表示,石家庄素有“纺织城”美誉,纺织工业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市政府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马越介绍,推动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河北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紧扣《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从强化政策赋能、搭建服务平台、培育示范标杆三方面发力,重点推动材料与产品高端化跃升、制造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全力推动河北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跨越。

专家领航,明晰转型路径

活动特邀行业专家,为河北纺织企业点亮转型明灯。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杨晓东在解读《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时表示,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需达到70%。他结合全国产业数据,建议河北重点从四方面发力:在产品设计端和终端销售端率先突破,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与柔性生产;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深化人工智能在疵点检测、智能排产等场景的应用;引导中小企业结合自身产业链定位,分阶段开展数字化“微改造”,通过“数字育种”技术交流对接提升转型能力。

在“数字赋能”技术分享环节,多家技术服务商带来前沿方案。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以“AI+3D”技术驱动纺织服装全链路升级的实践;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则详解了“5G-A无源物联网”技术在赋能数字化转型中的低成本、绿色低碳优势。浙江川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服装生产模板化+自动化+数字化+AI》的融合方案,为中小纺织企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冀企实践,树立转型标杆

活动中,三位河北本土纺织企业代表还分享转型故事,用真实数据和实践经验为同行提供借鉴,展现河北纺织企业拥抱变革的决心与成效。

河北奔发制衣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智能吊挂系统、部署MES系统与数字孪生平台,搭建起全流程智能化生产体系等方式,转型后,研发周期从30天大幅缩短至7天内即可批量交付;样衣成本降低85%,人工减少30%,次品率低于1%。

高邑县得利达纺织则以“三步走”战略推进智能升级,实现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8%,人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产品不良率从10%降至3%。企业计划未来推动夜班“黑灯车间”模式,持续深化数智化。

河北伟宸服装有限公司通过“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双轮驱动,实现交付周期缩短30%,产品合格率升至99%,库存周转率提升25%,生产效率提高40%,人工成本降低20%。

合作落地,共启崭新征程

活动的实效在签约环节集中体现。河北奔发制衣有限公司与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智能吊挂生产设备采购与技术服务合作协议》,衣拿智能将提供全套智能吊挂系统及定制化技术服务,助力企业实现生产流程全自动化升级;晋州市鹏奥纺织有限公司与立达(中国)纺织仪器有限公司签订《数字化纺纱设备采购与技术服务合作协议》,立达中国将提供国际先进的数字化纺纱设备及全流程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纺纱质量与效率。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数字化技术产品展示对接区,20余家技术服务商集中展示了涵盖六大应用场景的前沿成果,与河北企业代表进行了一对一精准对接,达成多项意向合作。

此次技术交流对接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河北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规模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记者|王智华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牛作交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