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悦
时间:2025-11-25 08:49:25
11月2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场。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9.03岁,较2020年提高1.28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居民健康素养等健康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们锚定‘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目标,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均衡布局,努力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高效。”省卫健委主任姜建明介绍,这五年,我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推动京津资源落户河北,让省内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京津“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先后协调推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宣武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一批国家顶尖公立医院,在河北布局建设分院区。积极争取并建设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累计引进新技术和新项目919项,填补省内空白130项。分三批建设115个京津冀医联体,覆盖所有设区市,今年以来有6320多名京津专家来冀开展诊疗服务,门急诊接诊25.8万人次。
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省整合盘活存量,推动省域资源下沉。一方面,强化城市医疗资源辐射,推动“精准输血”;一方面,筑牢县域医疗服务根基,强化“自主造血”。目前有81家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204家县级医院,通过专家派驻、技术指导等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大力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省140个县(市、区)全部组建,通过一体化管理、融合式发展,实现人才、技术、设备、药品等资源纵向贯通、集约共享,推动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截至目前,县域内就诊率达到67.54%,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显著提高,牵头医院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比例达到66.9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明显提升,患者向县域外流的情况得到缓解。
这五年,我省着力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坚持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力,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全省已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有中医类医院394家,在乡镇和社区建成2297个国医堂,让更多群众就近看上中医、用上中药。大力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刮痧、推拿、拔罐、艾灸等“简便验廉安”的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应用。会同省医保局,将更多中医服务项目、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
我省是人口大省,“十四五”以来,先后出台涵盖育儿补贴、假期保障、托育服务、母婴健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营造良好生育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将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列入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所有县市区全部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等5大中心。”省卫健委主任姜建明介绍,2024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降至历史最低,分别为5.67/10万和2.01‰,较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将三孩产假延长至188天,幼儿3岁前夫妻每年还可各享10天育儿假。深化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过去一个月才能办完的9件事,现在最快2个工作日内就能全部办好。
记者|李亚玲
编辑|王悦
责编|安倩
编审|吴晓飞
监制|冯慧杰
终审|边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