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庞村镇北陶邱村的做法,叫个好!

来源:定州融媒

责编:于会仿

时间:2022-03-28 09:32:02

“大家注意了,清明节将至,提倡大家鲜花祭祀、无烟祭扫。另外,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大家注意不要聚集,不要聚餐,不要串门,出门戴好口罩……”每天早中晚,庞村镇北陶邱村的高音喇叭都会响起,循环播放着有关文明祭祀和疫情防控的宣传提示。

北陶邱村生命纪念堂

说起文明祭祀,就不得不提北陶邱村始建于1972年的生命纪念堂了,这可是当时当地移风易俗的典型代表。该生命纪念堂曾被列入定州市殡葬改革试点,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北陶邱村生命纪念堂采用了仿古外观,肃穆大方,院内两侧为村民祭奠的地方,堂内设有骨灰安放盒。

烈士纪念碑

据了解,北陶邱村早在1969年就率先实施殡葬制度改革,倡导火葬。1972年,北陶邱村为纪念革命先辈在村内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并以此为契机,紧邻烈士纪念碑建造了庞村镇首座生命纪念堂,自此开始全面推行火葬。

“2014年,村民们集资对纪念堂进行了拆除重建;2019年,省民政厅拨款19万支持纪念堂修缮,改善了纪念堂室内结构,完善了电力、消防、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北陶邱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立辉介绍,“同时,我们还设有专门的清扫人员,每当有人祭奠后都会立即清扫干净。”

自纪念堂建成以来,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来到纪念堂进行祭奠,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北陶邱村生命纪念堂的建设,服务了村民,解决了坟墓占用耕地问题,全村2830亩耕地上不见1个坟头和墓碑,方便了农耕,助推了移风易俗,弘扬了厚养薄葬文明新风。

同时,该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积极引导村民红白事简办,拒绝铺张浪费,办红白事时,烟7元1盒、酒不超过20元1瓶、酒席不超过20桌,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

红白事简办、厚养薄葬、文明祭祀……让北陶邱村移风易俗工作有声有色。

北陶邱村只是庞村镇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庞村镇先后组织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逐户发放移风易俗相关宣传资料11000余份,在各村微信群不定时发送移风易俗相关知识,并利用智慧大喇叭定时宣传播放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等音频,在全镇形成风清气正、文明祭祀、拒绝浪费的文明新风尚。

清明节即将到来,庞村镇镇长耿文利表示,清明节期间,该镇将以文明祭祀工作为抓手,不断推进全域移风易俗,全面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