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颜力鸥
时间:2021-05-01 22:51:40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记者 杜岩卿)5月1日起,《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石家庄市生活垃圾按照四分法的原则确定,具体包括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条例》明确的生活垃圾四大类,表述得更加具体,便于市民和单位分类。
在责任主体的明确方面,《条例》里规定得更加具体,权责更加明确。确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单位、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等都要承担起责任,包括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宣传引导、设置和维护垃圾投放设施、监督纠正不当行为等。
《条例》明确,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设定明确处罚标准,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要结合实际出发,有些县(市、区)财政较薄弱,很难达到要求,石家庄市将通过运用奖励等方式补齐短板。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基本能够达到分类运输要求。
针对相关单位未在指定地点或者指定收集容器、设施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生活垃圾分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针对居民个人未将生活垃圾投放至相应容器的,例如将厨余垃圾投放至可回收垃圾桶中、乱倒可回收大件垃圾等行为,《条例》明确将给予100元以下罚款。但是受到处罚的个人,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社区服务活动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处罚。
这样区别对待将更有利于《条例》贯彻执行。从法条表述上来看,责令改正是执法中的必经环节,如果改正了,就不再处罚了。这种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立法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来说更为合适,只有全社会广泛动员,积极参与,自觉遵守,石家庄市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目前,石家庄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已经初步养成,但在具体分类上,可能还做不到非常细致,这对下一步《条例》执行可能会有一点影响。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定时定点”投放的制度。撤桶并点就是定点投放的一种形式。
根据小区居住户数,集中建立投放点,一方面,方便管理员清洁卫生,另一方面,分类指导员也能在投放点给居民提供更细致的指导,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等一系列环节都将有迹可循。
撤桶并点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帮助大家养成分类习惯。《条例》实施之后,为进一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投放的便利性和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将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强化投放主体责任,让垃圾分类持续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同时,石家庄市垃圾分类办公室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向居民开展讲堂、培训,普及《条例》内容,做好引导规范,确保《条例》实施家喻户晓,减少执法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