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平山战国中山王墓榜上有名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刘伊宁

时间:2021-10-19 10:27:27

冀时客户端报道(记者杜岩卿)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我省有6项重大考古项目入选,石家庄市平山战国中山王墓榜上有名。

我省入选的这6项分别是:阳原泥河湾遗址群(旧石器)、武安磁山遗址(新石器)、易县燕下都遗址(两周)、平山战国中山王墓(两周)、满城汉墓(秦汉)、临漳邺城遗址及磁县北朝墓群(三国至隋唐)。

此次评选,从年代分布来看,横跨了从旧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这些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上的中山国被誉为“战国第八雄”,围绕它的系列考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后被赵国所灭,存续210余年。历史短暂,史载缺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遗迹湮没于地下,鲜为人知,故称“神秘王国”。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守丘刻石”文字被破译,考古工作者据此勘探了中山国都灵寿古城。自那时以来,中山国遗址及文物被大量发现,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一百余座平民墓,出土“兆域图”“双翼神兽”“十五连盏灯”“山字形礼器”等文物两万余件,基本弄清了城址范围,城墙构筑方式,城内道路、水系、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居民居住址等遗址布局结构。几十年的持续考古,填补了史海空缺,厘清了中山国后期世序,其精美珍宝和超凡艺术对当代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