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救治并成功放飞一只大鸨

来源:燕赵晚报

责编:孔德琳

时间:2022-02-25 13:16:21

离开工作人员怀抱,大鸨助跑十几米后腾空而起,回归大自然。 (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提供)                                                         

赶赴黄骅放飞大鸨

伤愈的大鸨已融入当地大鸨群

经过三个多月精心治疗,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去年11月救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康复了。为了让它顺利回归大自然,2月21日,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工作人员带着大鸨驱车赶赴黄骅。当地有一个160只大鸨的种群。随着大鸨离开救护站工作人员的怀抱,它渐渐走向几百米外的大鸨群,并融入其中,开启了它新的美好生活。这也是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救治并成功放飞的第一只大鸨!

2021年11月15日,本报以《世界濒危物种大鸨 迁徙中受重伤》为题,报道了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收治受伤的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当时,石家庄市无极县郝庄乡固汪村的陈彦榜在农田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大鸟,他辗转联系到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经救护站工作人员检查,受伤的大鸨翅膀下方和翅膀尖处有伤,无法飞行。随后,工作人员将其带回救护站,开启了对大鸨的精心治疗。

这只大鸨来到救护站后,孙延章、孟祥两名兽医成为大鸨救治的责任兽医。两人轮流值班,刚刚开始用流食、营养餐灌输,每一项救治工作他们都谨慎小心。给大鸨灌输的流食包括葡萄糖、维生素、鸡蛋黄、大豆粉、小鸡饲料,这样的营养餐才能让大鸨快速增肥,增加成活几率。

在刚刚救治的半个月内,两名兽医寸步不离。在兽医的精心治疗下,10天后大鸨开始主动进食,体重开始增加。大鸨的应急反应强烈,是目前野生鸟类中最难救治的,它也是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成功救治的第一只大鸨。

3个多月过去了,当初受伤的大鸨如今体重增加到了3公斤,各项指标均正常,达到放飞标准。北京林业大学郭玉民教授一直在关注石家庄这只大鸨的救治工作,多次来电并视频观察大鸨生活情况。此次放飞行动,救护站与郭玉民教授经过长时间沟通,并到黄骅市大鸨种群实地调研后,决定将大鸨放飞在黄骅的种群内。那里有160只的大鸨种群,如果它能快速融入大鸨种群,就能适应野外生存并锻炼飞行能力,才好顺利北迁,因为单独的个体迁徙会遇到各种问题。

2月21日清晨6时,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已灯火通明。兽医和救护员最后一次检查了这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的健康状况,随后带着这只大鸨上车,前往350公里外的黄骅。

11时,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工作人员赶到黄骅。在郭玉民教授帮助下,黄骅当地保护大鸨的刘敏老师帮忙找到了当地的大鸨群。为了不干扰大鸨群觅食,救护站工作人员在距离大鸨群500米的位置放飞大鸨。离开工作人员怀抱,大鸨助跑十几米后腾空而起,回归大自然。

2月23日,记者通过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获悉,放飞的大鸨已经成功入群,4月下旬,这群世界濒危物种将北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