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双减”催生中小学教育新样态

来源:保定日报

责编:苏红岩

时间:2021-12-01 13:16:15

“我的小鱼活啦。看着它穿着我们亲手设计的漂亮衣服游来游去,真是太高兴了。长大了我想做一名设计师,发明出更多更有趣的现代技术。”11月19日上午,来自蠡县蠡吾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110名学生,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保定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用水彩笔、衍纸、树叶、布条等多种材料精心设计“小鱼的衣裳”,通过立体扫描将作品变成一条条灵动的小鱼,还不忘兴致勃勃地介绍小组设计理念。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各中小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转变思路、创新举措、拿出实招,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保证育人质量稳步提升,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高品质教育是“双减”政策背景下的热词。如今,学生的作业压力小了,校外培训负担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始在他们的成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定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学校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喜见乐学、特色鲜明的创生课程,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视情境教学与问题导学,引导孩子们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在活动中激发潜能,实现主动学习、积极提问,藉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偏食怎么办?垃圾食品为什么不能吃?一天要吃多少种食物才科学?营养搭配的秘密有哪些……”这一系列与饮食相关的问题,是竞秀区德惠小学一年级学生提出的疑问。一年级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于是,老师就将“吃什么,怎样吃才是合理科学”设计成“我是生活小能手”制作美食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带领学生开启了他们的“探秘之旅”。

“‘双减’之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能减。”德惠小学校长郭卫东告诉记者,“我们采用纵横‘交互’统整方式,变被动完成‘狂轰滥炸型作业’为自主选择‘精确打击型’作业,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孩子们‘量身订制’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同时,我们把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交互融合,一起探讨实践性作业的布置、评价和管理,设计出全新的有宽度、有亮度的作业。”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双减”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孩子的作业少了,考试也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张先生说,女儿这学期有了更多阅读时间,还有充裕的时间去练习自己最喜欢的乒乓球,孩子明显比以前更开心了,也没觉得比以前少学到了啥。张先生表示,作为家长,我们感受到学校对“双减”的重视,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关注。现在,孩子的作业基本上全部能在学校完成,回家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连做家务活儿的次数都比过去多了,经常帮父母洗碗、擦桌子。

其实,在“双减”之下,不仅仅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少了,许多中小学都在主动求变,这些变化出现在课堂的变革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莲池区厚福盈小学主动以“大单元整体备课”为背景,实施了多学科课堂变革。该校以“核—线—面—体”为四维立体模式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将重心向课堂实效偏移,在单元整体备课、重点内容说课、切片式研课、整改二次备课等环节中亮优点、改缺点。为调动所有教师的内驱力,该校以“青蓝工程”为抓手,结合青年教师发展需求,组织老、中、青教师,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成立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采取师父带徒弟、徒弟反哺师父的方式,匹配适合不同年龄段教师专业发展路径。2019年入职的青年教师段红玉告诉记者,在专业发展的关键点上,有一位或多位资深教师帮助引领,在一次次磨砺中不断成长,推动自我向着高质量、专业化课堂教学迈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赋能、教育提质、学生减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