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运河”廊坊香河站:走进京杭大运河红庙村金门闸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若晨

时间:2020-09-15 10:09:52

冀时客户端报道《行走大运河》廊坊报道组)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推出的全媒体新闻行动“行走大运河”廊坊香河站继续进行中,报道组今天上午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红庙村金门闸。

《香河县志》记载,雍正七年( 1729年), 在今香河境内红庙村南利用大龙湾、小龙湾修建青龙湾减河以泄洪,并在减河口设置滚水石坝一座。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改滚水石坝为可调节水量的石闸,在两岸增建闸台,并御赐名为“金门闸”。

《行走大运河》廊坊报道组


《行走大运河》廊坊报道组

红庙金门闸是北运河上第一个减河闸,它的营建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与运河两岸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反映,是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宜疏不宜堵的中国古老哲学思想在水利工程上焕发出的智慧光芒。闸的设计、选址、取材与施工均体现出当时生产力条件下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存南北两处闸台,是北运河上现存的重要遗址,对研究运河史、水利史有重要价值。

目前,金门闸现存南、北两处闸台,北闸台保存较为完整,平面略呈梯形,外壁为条石,内填夯土,夯土层厚20厘米,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6米,高4.4米。南闸台上迎水、由身、下分水等各部位条石无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