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冀小时
时间:2020-09-09 20:18:30
从樟木沿中尼公路向北前行,右侧的珠穆朗玛峰时隐时现,好像向你招手微笑,为你送行。
高原上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骤然瓢泼大雨。
迎着风雨,到达日喀则,汽车又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进入亚东县境,从塔纳下行全是冲积平原,风光优美。当行至一个叫帕里的地方,一个当地人说:“帕里镇海拔4300米,有世界高镇之说,处在喜马拉雅山脊开阔、灰黄色的大坝子上,它是喜马拉雅山南北的分界点,东部与不丹接壤,只一山之隔。
“帕里”藏语是“猪拱山”之意,据说东边不远处的不丹境内有一头猪,从东边拱山到此,以此得名。在向导带领下,东行大约10公里左右,看到山间的一个哑口,叫嘎波山口,这便是国界了。这里距不丹首都,约60公里。站在山口朝东眺望,不丹那边的房子和我方这边没什么区别,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藏式房舍,黑瓦白墙,雕梁画柱,古朴陈旧。
帕里镇不大,境内只有两重小山,大多人做边境贸易,他们通过边境哑口到不丹方拉炒米、草药等货物,送至拉萨转卖。不丹边境居民也纷纷到帕里做生意,只要在镇公安部门登记一下,即可自由出入,每年大约有上千不丹人到我方买胶鞋、布料,服装等货物。
帕里有“世界最高商城”之称,它扼首着亚江峡谷,俯瞰孟加拉平原,自古为我国藏南军事重镇。
离开帕里继续南行,出镇口不远,汽车开始走下坡路,一直下滑。
(下图为亚东城夹在山谷中)
公路沿亚东河谷蜿蜒行进,山势险峻,树木参天,溪流哗哗,飞瀑不断,山花映衬,好像置身于江南一样。
车行46公里,亚东县城到了。站在亚东,看县府坐落亚东河谷上,房屋依山而建,以河为面,形成人字形街,民居房顶多为铁皮,极有特色。
(上图为亚东拍电影取景之地)
“亚东”藏语为“旋谷”或“急流河谷”,又称“卓木”,县府驻下司马镇,海拔2300米。
亚东县从地形上看北高南低,自帕里向南延伸,呈北宽南窄条形状,基本上在喜马拉雅山南坡。全县森林密布,人口稀少。
我到边境地带采风,这里与不丹和锡金接壤。阳光落在亚东河畔,照射在祖国南疆边境这座寂静的小镇,空气非常清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原始和自然。
亚东所在的下司马镇距不丹和锡金边界20公里,乘车南下18公里处到达阿桑桥头,过桥不远是一个岔道,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向左的一条路一直伸向不丹,向右的伸向锡金,正说着一个背草的边民走过来。
不知道是不丹方面的边民还是中国边民。据悉,两国边民都有共同的语言、风俗,还有的通婚,所以来往只要拿着边民证即可任意通行。
这里有大片原始森林,而且很深很远,还有野草、野花、野兔。据悉,去锡金方向需格外小心。这里距锡金很近,不到20公里,翻山即到,印度已把锡金变为一个邦。锡金面积720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主要是尼泊尔族,也有藏族,处在中国不丹、尼泊尔之间。边防战士巡逻任务很重,要时刻警惕不法分子,这里处在前沿,一有风吹草动,不法分子就开始活动,闯关滋事。
西南方向的不远处是中国亚东口岸。
(凌芸 摄)
这个口岸设在乃堆拉山口。站在乃堆拉山口,感到空气明显稀薄,气温明显变凉,一问才知海拔上升为4500米,从这距锡金首府甘托克不远,距拉萨460公里,距印度加尔各塔城市550公里。
“乃堆拉”藏语是“风雪最大的地方”,曾是“丝稠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当时大量的中国丝稠和丝织品由此路西转。
据史料载,这里也是当年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途经之路,历史上就是一条重要的通商要道,贸易交流繁华。在西藏刚和平解放时是藏区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年交易额3000万元人民币。此口岸一度被封闭,出口用铁丝网隔离。2006年国务院批准这一山口要重新开放,设中国亚东口岸。中国还在设想青藏铁路修引到亚东,然后通过这个山口与印度的铁路连接,成为南北亚的大动脉。
亚东的夜晚是美丽的……
亚东,一个鲜为人知的区域!
亚东,一个神奇而诡异之地!
走吧,亲吻我的国土!
来吧!敬礼我的祖国!
(作者:王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