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远程异地 双盲"评标 让公共资源交易更透明更高效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于会仿

时间:2023-10-14 19:03:38

冀时客户端报道 我省加快推进"远程异地+双盲"评标模式,提升招投标公信力的同时,实现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域共享,让数据"多跑路",投标人"零跑腿",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更透明、更高效,厚植营商环境新沃土。

"双盲"评审,是我省营造走在全国最前列的营商环境的创新之举。数字化赋能,让招标投标评审实现了评审专家随机"盲抽"、技术标"盲评"。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一步破解熟面孔、小圈子等疑难杂症?

日前,在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石家庄市国道G207等4条普通干线公路原路恢复施工"项目正式开标。

石家庄市公路服务保障中心养护科 张继彬:

我们这个项目是9点进行了开标,短短5分钟就完成了开标过程,完了我们就提交了抽专家申请。

通过互联网平台,这一项目的开标、远程解密、评标等环节全部实现了在网上办理。与当天其他招投标项目不同的是,这个项目评审专家的"划片"不仅仅在本地,天津市的专家也参与到了项目评审过程中。

 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业务部 孙金帆:

本次这个项目我们是与天津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的工作,通过主场是石家庄,副场是天津市,我们从各自的所在区域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了专家,其中,石家庄市是三名,然后天津是一名。

评审采用"双盲"的方式进行。在评标室记者看到,评审的本地专家也被分配到了不同的房间,分坐不同的席位,独立进行评审。依托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本地专家与天津专家实现了实时交互,同步打分,最大限度保证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公正。

石家庄市公路服务保障中心养护科 张继彬:

减少了评委的感情分,(给我们)选择更加优秀的中标单位给我们实施这个工程。

像这样的"远程异地+双盲"评审,在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进场项目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实行。除天津外,当地还与北京、沈阳、晋中、榆林等市建立了合作关系,陆续有近20个项目采用这一新模式评标,招投标零费用。

眼下,全省也在加快推进招标投标远程异地评标步伐。目前,省政务服务办已起草完成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正在加快建设全省统一信息化支撑系统,10月底前实现全省范围内随机安排评标场所、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年底前可共享专家达到5万人以上。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田艳玲:

之前的话我们参加的招投标的数量少,中标的机会也小,改革实行以后,对我们这种民营的还有外地的厂家来说,机会更多,然后中标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说我们就更愿意来参加这种招投标的活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