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基层丨生态筑巢鸟翩跹——安家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子薇

时间:2023-11-27 19:08:32

河北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每年仅在沿海和重要湿地迁徙栖息的野生鸟类就有上百万只。这个迁徙季,本台多路记者蹲点白洋淀、滹沱河、南大港、康巴诺尔等鸟类迁徙通道及重点河湖湿地,讲生态新故事,看环保新成效。

今起我台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生态筑巢鸟翩跹】,首篇走进石家庄,看曾经干涸断流的滹沱河,如何重现"母亲河"的美丽与活力,吸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等珍稀鸟类,在这儿筑巢安家。

在峭壁悬崖。记录它们在巢穴里的一举一动,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跟随鸟类观测团队,去探访石家庄平山县一处黑鹳栖息地。

石家庄平山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 李玉峰:

黑鹳的巢就是黑的悬崖底下那儿,这儿距离上面的巢还有300多米,这段(坡度)基本上就是50、60度。爬容易扎,底下有刺,别摸地,把这个收拾收拾,明年上来的时候好上了。

志愿者 王秀荣:

发现了这个鸟巢,硬修出一条路,非常陡,天不亮就上山。怕影响到它(黑鹳)。

石家庄平山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 李玉峰:

今年我们专门请了攀岩的(运动员),把监控装到巢上面去了,但是我们前提条件是,装监控的时候是在黑鹳还没有回来的时候。

志愿者 马洪星:

我们也想尽可能地保护黑鹳种群的发展,(黑鹳)已经成为咱们的留鸟了,可以说作为咱们生态保护的一张名片。

黑鹳一般在春夏时节营巢育雏,观鸟团队在几十米之外对面的山上设置了伪装棚,每次上山,他们都背上相机、带着干粮,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黑鹳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他们如此牵挂?

志愿者 王秀荣:

黑鹳颜值非常高,这就是早晨的时候我们拍到黑鹳回巢的情景,在早晨的红光下,非常美。

志愿者 马洪星:

它的灵性真让我,不能说是牵挂吧,反正每天我不来我就想它,最有成就就是它出壳的时候,它到半小时就起来,立起来,把自己带回来的鱼全部吐出来,那种亲情联系绝对是感染人的。

这样的精心呵护大约会持续70天,小黑鹳长到八月份出巢,跟着爸爸妈妈到几公里外的冶河、滹沱河湿地觅食,一步步开始独立生活。

鸟类调研员、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 高玉喜:

我们经过监测,这个地方是黑鹳集中觅食的地方,大约有六十五只黑鹳这么一个大群,现在我们在河里见的这个黑鹳,它的喙和腿是黑色的,就是今年的新鸟。

灵寿滹沱河湿地芦苇丛中,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鸟类调研小组正在进行秋冬迁徙季的调查,包括黑鹳在内的野生鸟类栖息地、鸟种、数量,他们都会详细记录,来监测鸟类资源,为野生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支撑。将大量数据积累分析后,更好地掌握候鸟迁徙路线和规律,获取鸟类种群更为完整的信息。

鸟类调研员、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 高玉喜:

黑鹳对这个生态环境要求特别高,它喜欢在清澈的水质里觅食,除了吃小鱼小虾,它还会吃些青蛙和贝壳类。

黑鹳,是涉禽中的大个子,被称为"鱼类收割机"。滹沱河部分河段不结冰,冶河拥有地热资源,一年常流,鱼虾、两栖动物、水生物丰富,成了它们不打烊的"四季食堂"。除了平山、井陉等主要栖息地,在灵寿、元氏甚至滹沱河市区段也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组成华北地区最大的黑鹳种群。

鸟类调研员、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 高玉喜:

2017年在石家庄的时候,黑鹳有30多只,从2020年开始到2023年这三年黑鹳是个质的提升,它的数量在猛然地向上发展,目前是160多只。

作为濒危珍禽,黑鹳在世界范围的生存量仅有几千只,而越来越多的黑鹳爱上滹沱河,正是石家庄市对滹沱河全域实施三期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阶段:黄壁庄水库以下109公里流域,进行河道疏浚、恢复湿地、水生态修复,5年累计营造生态水面2922公顷,绿色生态长廊跃然眼前。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副处长 赵璿:

滹沱河及上游冶河水质,基本保持地表水Ⅲ类及以上,随着滹沱河、冶河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对环境要求极高的指示性物种频频现身。

碧水蜿蜒,飞羽灵动:河流湿地里,青头潜鸭振翅亮相,卷羽鹈鹕组团"造访";绿洲苇丛中,震旦鸦雀正迎风沉思、红嘴蓝鹊忙着"秋储冬藏"……从春到冬,滹沱河生态区,已有数百种鸟类在此繁衍、栖息;正在建设的五座生态鸟岛,也将在明春迎来它们新的主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