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新篇】“小衣架”和“独角兽”还有关系?秘密就在协同发展十年巨变中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于会仿

时间:2024-03-09 19:21:17

冀时客户端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作为新时代里谋篇落子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走过十年,发展的蝶变每天都在上演。站在新起点,三地如何优势互补,推进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来听北京、天津、河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怎么说。

北京西城,二环路边,这座现代化大楼曾经有个响亮的名字:动物园批发市场。十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里从事服装批发生意超4万的从业人员开始陆续迁移,在廊坊永清、沧州等地落户安家。昔日的老"动批"市场大楼,如今入驻了160多家业界响当当的金融科技领域的企业及服务机构,还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畅:

这条阳光长廊尽头,悬挂着"白泽迎溯"创意雕塑,它勾勒出了独角兽的造型,寄予了未来这里要孕育更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的愿景。这幅雕塑的制作材料您绝对想不到,它使用的是1000个衣架。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总规划师 吴晨:

我们看到的这张图片,实际上就是老"动批"非常重要的、著名的一个大的市场,那么它改造以后变成新动力的一个科创中心,到去年年底,新注册的金融科技类的企业已经超过了一百六、七十家,注册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一千亿,所以真正地蝶变成了一个千亿元的高科技的园区。

全国人大代表 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蔬菜合作社理事长 李素环:

北京有推力,京津有拉力,才能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以我们河北来说,不单承接了产业的转移,本地的发展潜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十年来,我们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超过了4.3万家。

"虹吸效应"弱了,"辐射带动力"强了。经过十年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北京逐步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切实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不断用"接得住"实现"升级跳"。十年间,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在2023年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畅:

十年"破壁",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新篇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全国政协委员 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 孟宪明:

首先要下好人才这步"先手棋",一方面三地要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共同推出人才绿卡,实行高端人才柔性引进等先行先试政策;另一方面,差异化吸纳研发型、技术型、国际贸易型等人才,让更多人才扎根京津冀。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 连玉明:

以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为战略制高点,以陆港为基础,空港为引领,海港为特色,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港口群,以高水平协同开放促进高质量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仓储科五金备件组组长 郭红静:

我建议要在社保服务、教育合作、医疗资源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领域给予重点的关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三地交流合作,促进民生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动起来""热起来"。

如何把京津冀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坚持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持续发力,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 保定市委副书记 市长 闫继红: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围绕"产业协同" "科技协同"这几个关键字做好文章,积极对接京津冀"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图谱,重点做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的补链、强链、延链,加快融入以北京为主导的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市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