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韩增发
时间:2025-03-19 19:23
一錾一锤,让铁板"生花";口传心授,让非遗更青春。今天的《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一起来认识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郭氏铁板浮雕"传承人郭墨涵。
冀时客户端报道 清晨,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馆里,郭墨涵一手持锤,一手执錾,开始了新一天的艺术创作。
全国三八红旗手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郭墨涵:
那我现在正在制作的这个铁板浮雕作品是钱学森,我需要用锤子和錾子在铁板上进行敲打,錾刻出他的轮廓,然后再给它起出浮雕效果。
怎样让一张1毫米厚的铁板听话,呈现出想要的图案效果?郭墨涵说,要经历设计、拓稿、锤锻等十六道工序。
全国三八红旗手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郭墨涵:
像我现在正在制作的这幅作品,都差不多需要十几万锤才能完成,差不多用3—4个月。
16岁那年,在父亲的影响下,郭墨涵第一次拿起锤子和錾子,并立志成为一名"铁板绣娘"。历经近20年的钻研磨砺,她创作的铁板浮雕作品频频入选省级、国家级大型美展及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多次获奖,成为了我国冷金属锻造艺术界中少有的女艺术家。
全国三八红旗手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郭墨涵:
那这些年呢,我们在我们的铁板浮雕上也是有了很大的一个创新,比如说像在色彩上,我们融入了非常鲜艳的丙烯着色法,让整个作品呢更加绚丽夺目。
2019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非遗魅力,郭墨涵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设公开课,建立学生社团,每周定期开展铁板浮雕专题实践活动。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 杨思彤:
一节课下来手都酸了。但是看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渐渐成型,心里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在这个过程中呢,也让我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度。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 马田韵:
之前总觉在博物馆里面才能看到,但没想到现在它就在我身边,就在我手下。这个是我这两周做出来的一个成果,当时做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有成就感、特别开心。
从家族传承到走进现代校园,郭墨涵用一锤一錾,敲出青春的回响。如今,这位"铁板绣娘",正带领更多青年学子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路上。
全国三八红旗手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郭墨涵:
我的父亲把这个手艺传授给了我,那我也是希望,把这个铁板浮雕的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的青年人。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制作出来的成品,在他们脸上充满了笑容和自豪感,我就觉得我的坚持有了更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