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串冰糖葫芦的“出圈”密码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04-24 19:00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在石家庄有一家专注冰糖葫芦的民营企业,他们从最初的走街串巷,到如今,在全国开设门店700多家,年销售量突破1亿串。逆袭突围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出圈"密码?今天我们就从一串糖葫芦说起。 

本台记者 范晓芳:

一颗山楂能有多少种吃法?一串糖葫芦又有多少种口味?

在石家庄的这家冰糖葫芦全球旗舰店,56种山楂制品、42款冰糖葫芦,让传统味道焕发新的活力。

品牌创始人张太学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在全国开设门店,已经超过了700家,年销售量突破了1亿串。小山楂,蹚出了大市场,背后靠的是什么?

喜识品牌创始人 张太学:

靠闯。其实我14岁就开始卖糖葫芦了,那时候是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就是(考虑)干净卫生的问题,要想把冰糖葫芦做大做强,就得开门店,做品牌。

"门店经营",为冰糖葫芦迅速打开市场。张太学说,短短2年时间,门店数量就扩大到了7家。不过没想到的是,原本期望通过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结果生意却一直原地打转。

喜识品牌创始人 张太学:

夏天没有山楂,没有产品可卖,没有产品可卖,但是门店又有成本,挺不住就得关门,我们把卷帘门拉下来,给人交着租金。

如何让糖葫芦"四季常红"?企业从生产运营模式上寻找突破口:承包山楂基地,建设仓储中心,统一加工生产,按照订单配送。这样,一条由原料加工到门店销售的供应链就形成了,产量比之前增长70%左右。

喜识供应链中心主管 司旭:

(每年)从全国共计收储(山楂)达到260万斤,每天向全国所有门店供应大概约4万串的糖葫芦,在旺季的时候供应约10多万串。

与此同时,各门店还新增了夏季畅销的"炒酸奶",通过"冰糖葫芦+炒酸奶"的组合拳,"闯"出了一条四季经营的路子。

但要想长远发展,光靠"闯劲儿"就够了吗?采访中,张太学提得最多的一个词还有:创新。

喜识品牌创始人 张太学:

传统这个冰糖葫芦一串上是8颗山楂,好多人反映吃不完,购买率就降低了。观察到这个痛点,我们就创新性地出了这种小串盒装的冰糖葫芦,一盒可以吃5种口味,然后一下供不应求。

顾客:

孩子们这一小串刚刚好,而且我们可以买很多种(口味)来尝试。

研制新产品、推广新口味、打造文创IP……创新突破助力企业加速突围。(培训现场……)记者采访时,一场新店加盟培训正在进行,学员中不少来自深圳、广州等地。

广州学员 杨承亮:

广州现在那边也有20几家店了,北方传统小吃在广州很受欢迎,(门店)都排队嘛,所以我就也想着自己开一家这个门店。

不止在国内,如今,这抹来自河北的"中国红"还飘向海外。在韩国首尔街头,"山楂红"门店成为网红地标。加拿大温哥华店也即将开业。

喜识品牌创始人 张太学:

酸甜苦辣,就像我们万千小微企业的成长历程,但是只要我们敢闯敢干,就能收获属于我们心里的那份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