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苏红岩
时间:2025-05-05 19:01
从"好邻居"到"一家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1年来,通武廊、房涿涞等环京毗邻地区打破行政壁垒,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产业共兴、民生共享,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典范。本台与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推出的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协同发展涌新潮》,今天聚焦"区域一体化融起来",看从地理接壤迈向发展相融,交界处变"协作带"。
本台记者 范晓芳:
我现在来到的是位于保定涿州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我身旁智能装配生产线"火力全开",在这里,70 秒,就有一件汽车保险杠组装下线;1小时,这些成品就可以被送达到位于北京房山区的长安汽车总装基地。
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区负责人 郭强:
我们最初来到涿州,看中的一个是地理位置,一个是产业集群。光房山和涿州的汽车的上下游企业就有十几家,这种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体系让我们的发展更有底气。今年又投产了长安汽车、小米汽车的新项目,预计明年的产值会突破7个亿。
企业的发展底气,离不开三地的协同发力。我省涿州市、涞水县与北京房山区依托毗邻优势,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深化合作,通过联合招商、以商引商,共同打造优势产业经济廊道。
涿州市松林店经济开发区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张宇飞:
有了三地的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我们可以由"各自为战"变"抱团取暖",目前我们园区的入驻企业达到了145家,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强链、延链、补链。
不光是产业,房涿涞三地在交通、教育、文旅等方面同样跑出协同"加速度"。就在去年年底,北京长双路与涿州实现贯通,交通一张网越织越密;三地共同签署京冀学校合作、医疗协同发展等框架协议,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携手打造十渡、白石山等6条房涿涞精品旅游线路,文旅资源串珠成线。
涿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 四级主任科员 齐朝:
比如说教育上,我们涿州域内6所学校与北京学校也签署了合作协议,养老方面,去年一年吸引了100多名北京老人来涿养老。三地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加速流动。接下来,我们与房山、涞水还要在产业协作、科技创新和服务协同等方面持续加力,积极融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在燕山北麓承德丰宁,怀丰产业园的"北京研发、河北智造、天津出口"产业协作模式,同样迸发着协同发展新脉动。
本台记者 佟连旭:
我手中的这个发往法国的中式速食面,原料来自承德丰宁海拔1500米的高寒坝上,料包的配方来自北京怀柔实验室,最终通过天津港发往40多个国家。在金田麦生产线上,每天有20万包这样的"协同产物"走向世界。
几年前,北京企业金田麦将生产基地搬迁到丰宁后,厂房空间扩大了3倍,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新空间。
河北金田麦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振:
项目落户丰宁,可以用"顺畅、高效"四个字形容。我们在北京研发了低温锁鲜技术,48小时就在产业园实现了产线落地。
丰宁县推行项目牵头领办、跟踪服务等机制,厚植企业发展沃土。目前,怀丰产业园已集聚20家北京企业,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3.48亿元。
河北丰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任雪莹:
主要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以及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强与怀柔地区对接沟通,持续拓宽协同发展合作范围。
交界处变"协作带",京津冀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通武廊"地区共同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兴隆与平谷、蓟州依托"农业中关村",深化区域农业高科技合作。怀来、赤城与延庆,合力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从山水相连到产业相融,从交通动脉到民生末梢,京津冀毗邻地区"握指成拳",深化协同合作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