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子薇
时间:2025-05-24 19:35
冀时客户端报道 我省各地探索"小老"帮"老老"志愿服务模式,通过辖区老年群体互帮互助,让老人们安享幸福晚年。截至目前,全省"老帮老"志愿者已超11000人,累计服务78000多人次。
眼前正在讲话的,是沧州市石化新村社区第二党小组组长张桂荣,这群平均年龄60+的"小老人",正在讨论如何帮助小区另一位近90岁的"老老人"周立才。
一进家门,张桂荣等人就帮着换药、打扫卫生。
周立才的儿子 周新东:
我这上班忙,还亏了有你们、有社区,你们组织过来照顾照顾我父亲。
沧州市石化新村社区"老帮老"志愿团队成员 张桂荣:
我们虽然都60多岁了,但是我们身体还可以,愿意为他们服务。
石化新村前身为沧州炼油厂家属院,社区常住老年人比例较高,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33%,80岁以上老人有243名。很多刚退休的老人,经常自发组织,帮助那些80岁以上老人。为此,社区党组织引导成立了一支"老帮老"志愿团队。自2022年以来,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改衣修补、日常维修等服务726人次。
沧州市石化新村社区党委书记 石慧:
243个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我们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小到吃的东西,大到兴趣爱好,针对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内容。
沧州市石化新村社区"老帮老"志愿团队成员 张立东:
灯坏了、空调坏了、煤气灶坏了,我们都可以修。(以前)干的专业就是电气专业,所学之长用在了(帮助)社区老人这方面,感觉着特别开心。
如何更好实现"助老"?不仅要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还要让高龄老人感受到关怀,不再孤单。
在石家庄市3502厂社区,记者看到,70多岁的张秀芹正搀扶着她的"一对一"帮扶对象——89岁独居老人赵爱仙,去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举办的合唱活动。
石家庄市3502厂社区住户 赵爱仙:
光在家躺着也不好,有活动更愿意出来活动活动了。
合唱团、绘画小组、编织课堂……在张秀芹的陪伴下,赵爱仙老人的生活越来越丰富。
石家庄市3502厂社区"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团队发起人 张秀芹:
咱们逢年过节给老人包粽子、包饺子。爱心来敲门,敲谁的门,就是敲这个独居空巢困难老人(的门)。
从7、8个人起步,到65人同行,3502厂社区"银龄"爱心团队不断扩大。
"小老"帮"老老",银发绽芳华。记者从省委社会工作部了解到,我省各地通过加强对志愿者培训、广泛链接各类资源等措施,充分发挥低龄活力老人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共有"老帮老"志愿服务队伍723支,志愿者11568人,累计开展活动7744场次,服务老年人78777人次,越来越多社区正在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