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韩增发
时间:2025-07-04 19:12
当3D打印这股科技旋风碰上传统建筑行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邯郸市肥乡区,有一家企业靠着自主研发的技术,整体打印出全国最大的3D建筑。下面跟随记者去一探究竟。
本台记者 万佳:
我身后这个建筑面积 2000 多平米的二层小楼是用 3D 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 3D 打印建筑。
河北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王晓辉:
它是采用我们自主研发的框架式打印设备,配备两个打印头同时进行打印,它的综合成本可以降低30%,性能方面经检测可以抵抗8级地震。
研发人员介绍,目前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墙体的快速打印,打破了传统建筑受模板等因素限制无法建造复杂结构的弊端。建筑的房梁与房顶仍以钢筋为框架支撑,保证建筑安全耐用。当然,墙体的坚固也离不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3D打印材料。
河北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赵毅:
和传统的混凝土比我们没有用粗骨料,所以它是一种类砂浆的材料,除了一些胶凝材料和外加剂,我们还增加了至少45%以上的固废,这样的话既能满足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在绿色循环经济上有一定的突破。
项目团队利用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固废作为主要原料,开发出固废基3D打印材料,而打印设备的研发,同样攻克了不少难题。
河北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超:
其实不只是这个小设备做大,误差的话它也会相应放大,我们通过这个算法重构和这个拓扑优化,从我们机械设计和软件控制方面,解决了这些难题,保证我们持续大尺寸打印。
如今,公司已经研发了第五代建筑3D打印机,打印精度控制在0.1毫米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精细度。支撑这一突破的,是企业三年五次技术迭代的持续攻关。
河北盛卓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葛超众:
集团近几年一直把这个产值的5%-8%拿出来投入研发经费,光这个现在这个3D打印这块累计每年投入几千万。
公司已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联合共建研发技术中心,并且与住建部、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监测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展了3D打印建筑示范工程论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金海:
该技术可大大缩短房屋建设周期、降低建造成本,为解决农村地区建筑劳动力短缺,绿色低碳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