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杨磊
时间:2025-07-14 19:1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多次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牢记总书记嘱托,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共享智造"模式,助力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有79个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148家企业建成共享工厂,惠及企业超12000家。
生产这样一枚小小的钉子,通常需要几步呢?答案是8步,而其中的核心环节磷化,难度最大、成本也最高。在邢台市任泽区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很多零部件小企业以前都要到外地去进行磷化加工。
邢台市任泽区鑫汉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晓玲:
本来这个工序成本就高,再加上来回运费,成本又高出不少。
正当众多像鑫汉达一样的小企业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共享"成为破题的新思路。集群中的"链主"企业河北龙泉剑钉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合生产链条上的27家企业,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成立共享产业园区,将钉子生产特别是磷化等众多小企业无法自行完成的工序,从设备到技术进行资源整合,打造3个共享车间,涵盖了原材料、拔丝、进火等钉子生产全流程的8道工序。可以说,从原材料到一枚钉子成品,不出园区就能全部搞定。
邢台市任泽区鑫汉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晓玲:
可以说我们只要带着一纸订单来,就能带着产品走。入驻园区以后,我们年销售额增加了15%以上,企业规模也跟着水涨船高,完成"小升规"认证。
成本降了,利润高了,产业竞争力更强了。共享园区成立以来,避免装备重复投资约3800万元,年增加产值约3000万元,覆盖周边140余家小微企业,合作和入驻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提高35%,成本下降15%,利润增长20%。
龙泉剑集团厚力五金产业园共享载体行政总监 镡玉龙:
我们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共享生态模式,持续引入产业链条相关企业补链入驻,推动产业集群向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共享"生产环节让任泽智能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了提质增效、转型发展,那么,研发环节的"共享"又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呢?走进衡水安平县这座占地1.6万平方米的"共享智造"创新平台,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崔伟有些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们最新研发的全国首条护栏网自动化焊接流水线投用后,将会给安平丝网产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崔伟:
我们安平丝网规模大、品种多、市场广,这是我们的绝对优势,但是在生产过程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比方说在焊接方面,我们的自动化水平低、人工焊接质量差,这又是我们大家的痛点。针对于这些短板,我们联系了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研发了这条智能化焊接生产线,生产效率是人工的7倍。
作为全县丝网产业发展的创新补给站,无论是研发上的堵点、卡点,还是生产上的难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企业用最少的研发投入,就能共享研发资源和成果,真正让企业能花小钱办大事。目前,"共享智造"创新平台配置中试设备260多台(套),提供丝网编织、产品检验等中试服务1568项,已经研发改进丝网产品10余种。
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任璐:
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新能源领域相结合,研发氢能电极网、光伏印刷网等新产品,推动丝网产业向"新"发展。
共享模式助力,产业发展提速。截至目前,全省有79个重点集群148家企业建成共享工厂(载体),开放共享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专业人才、检验检测等资源,共享设备1万余台(套),带动1.2万余家企业参与共享。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集群推进处处长 边少阳:
深入推进共享模式应用,计划是每年培育10家左右共享"领跑者"企业。到2028年,我们力争实现省内,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共享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从而推动河北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