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王兴
时间:2025-08-14 19:15
冀时客户端报道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山河见证一一我们的抗战记忆》,今天一起到石家庄市正定县,缅怀在岸下惨案中不畏牺牲、奋起抗击侵略者的死难同胞。
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岸下村今天迎来了一批参观学习的党员。他们在村中心广场岸下惨案纪念碑旁举行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青年党员 欧振杰:
让我更加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这些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将以此次参观为新的起点,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化为今后工作中的不竭动力,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青年党员 赵亚琳: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传承红色基因,挥洒青春热血,沿着光辉足迹真真正正做一些惠民生解民忧聚民心的实事,以实干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成效,把伟大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88年前,侵华日军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岸下惨案。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1937年10月6日夜,日军出动步兵1000余人,携炮10余门,向正定县罗家庄、五里铺、东柏棠发动进攻。岸下村抗日军民手持大刀奋起抵抗,成功摧毁两门敌炮,炸死、砍死多名侵略者。气急败坏的日军于10月8日清晨对岸下村进行了疯狂报复。
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岸下村妇女委员 张聪聪:
日军将岸下村进行了包围,到处搜人、抓人,用刀砍、火烧、枪杀等方式,当时岸下村一共有250(多)户,杀绝了55户,共杀死365人。
日军的血腥暴行,激起岸下村民的反抗,他们共打死日军8人,重伤2人。村民黄骡驹誓死不屈,手持菜刀,在家门口与日军殊死搏斗,英勇就义。
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岸下村村民 黄骡驹重孙 黄香文:
砍死了一个(日军),重伤一人(日军),日军人多,后来拿刺刀刺得(他)身上遍体鳞伤的。
为纪念惨案中遇难的同胞,1984年5月30日,正定县委、县政府在岸下村中心广场树立起"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今年68岁的张艮征曾经是村大队的生产队长,当时26岁的他,见证了立碑的全过程。
石家庄正定县正定镇岸下村村民 张艮征:
那个时候见证这一段历史的人还活着,所以说对我们村震动非常大,当时咱们全村的干部还有村民,都非常激动,也叫咱们下一代深刻铭记。抗日战争时期也算咱们村立过功,把这段历史证实了。感谢党感谢政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什么奇迹都能发生,什么干劲都能表现出来。
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岸下村党支部委员 张永超:
"以身殉国,壮哉此举,中华之浩气可歌,民众之伟力见存"。记录了当时日军侵略岸下村、屠杀岸下村村民的经过,以及我村村民奋起反抗的英勇事迹,这个纪念碑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不忘历史。
1995年5月,"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被列为"正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岸下村建成红色教育展馆,以多元化的场景,展示正定县百年红色历史记忆,成为社会各界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建成至今已接待人次超过两万人。
小学生 张雨淳:
先辈们坚持不懈、奋勇前行的精神,令我十分敬佩,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不放弃,好好学习本领,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新时代的岸下村步入发展快车道,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村集体开发建设了十栋新民居,八百多户村民搬进楼房。村里还和专业化的农业公司合作,流转1000亩土地开展小麦、玉米等高效农业种植,帮助村民持续增收。
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镇岸下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黄华伟:
接下来,我们继续加强村企合作,将红色旅游与特色农业相结合,发展红色研学、农耕体验、田园采摘等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