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子薇
时间:2025-09-14 19:17
冀时客户端报道 中商时期考古与历史研究对填补夏商周三代文明链条缺环、探索早期国家形态及区域文明互动具有重大意义。9月12日至14日,作为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商文化考古学术交流活动在邢台举行。
据了解,邢台商代考古工作已开展70多年,目前已发现葛庄、曹演庄等商代遗址241处。
本次活动以"祖乙迁邢与中商历史"和"中商文化与商文明"为主题,特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通过主题报告、会议学术交流、实地考察论证等形式,系统阐述邢台在商文明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孙卓:
邢台可以说是我们去讨论中商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在整个商人的政治版图,包括他所需要的一些资源,很可能就是围绕在北方的这样几个位置,来进行从北到南、从南到北的这样一个传播和运输。
邢台学院中商历史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王晶:
商都选址的时候,它有四大要求:缘山、择盆、居丘、临河。太行有着壮美的地形地貌,邢台这个地方,其实它是特别符合商都选址的一个要求的,甚至它是完美契合的。
2025年,位于邢台市信都区的东先贤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夏商文明研究工程",成为邢台地区"祖乙迁邢"历史的核心实证区域。祖乙迁邢是商朝中期君主祖乙为避水患迁都至邢地的历史事件。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副院长 张晓峥:
东先贤遗址一期遗存它这个阶段的时期,正好处于"祖乙迁邢"这个记录时间段,非常吻合。所以这个从时代和地域这两个方面来看,咱们这基本证实这个"祖乙迁邢"在邢台这个学说是比较成立的。
邢台博物馆研究馆员 李恩玮:
在曹演庄遗址、东先贤遗址,我们都发现了商代时期的房子。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杜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礼器,对我们寻找商王祖乙都城提供了很有利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