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09-21 19:08
冀时客户端报道 金秋时节,正值项目建设黄金期。我省一批关乎区域发展全局、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纷纷按下建设"加速键"、全力冲刺新节点,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在雄安新区启动区创新坊项目五标段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紧张有序地推进施工。目前,该标段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工作正稳步开展。
二十二冶创新坊五标段项目经理 荣善功:
为了满足3000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首次采用了"主用+备用"协同的模式,通过实时共享罐车的位置以及路况信息,提前制定多点浇筑的应急预案,并且依托动态调度系统,分流了供应的压力,这样即使遇到设备故障,也能在30分钟之内启动备用站。
创新坊项目共分五个标段,按照规划于今年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明年底全面竣工。为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模块化工厂、机器狗定期巡查安全隐患等前沿技术,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多个地块同时开工,人员、设备交叉作业的复杂工况,项目方创新将"物业"管家模式引入管理中,着力构建和谐施工家园。
中铁城建创新坊三标段项目副经理 耿利洋:
我们搭建了一站式的安全管理系统,从工人的入场安全教育、安全体检到工人的实名制管理,实现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目前,项目已经(构建起)涵盖15家施工班组,16个工种 1000余名工人的,同步交叉作业"超级施工矩阵"。
创新坊是片区内首个集"住宅+商业+配套"于一体的融合开发地块,紧邻雄安宣武医院和首批疏解高校,总投资达127亿元。项目以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核心目标,致力于建设功能完备、配套齐全、职住平衡的理想社区。
雄安集团城发公司创新坊项目负责人 石磊:
项目开创性采用"绿毯城市底座"的设计理念,建成后社区如同生长在公园之中,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工作与生活的自由切换,项目将为疏解企业和科创人员,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助力雄安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在大同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家口段的施工一线,巨大的塔材在大型起重机的精准操作下缓缓升起、平稳就位,一座高耸的铁塔拔地而起。作为该工程冀北段的首基铁塔,它的组立完成,将为后续1800余基铁塔大规模施工提供样板,也标志着这条未来的能源"大动脉"正式进入全线铁塔组立的实质性建设新阶段。
国网冀北电力业主项目部质量专责 王阳阳:
这基塔全高是103米,塔重110吨,后续所有的铁塔组立都将参照这个标准进行。
大同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该工程起于山西大同,途经冀北地区,止于天津滨海新区,线路全长770千米。今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一系列新技术的加持,确保整个工程加速高质推进。
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项目经理 李劲云:
组塔阶段我们全面应用吊车组塔,通过无人机进行航拍,优化了进场道路的路径,减少了对现场环境和道路的破坏,提升了施工效率,后续架线阶段,我们将继续应用可视化牵张设备,确保我们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架线施工任务。
据了解,该工程将于2027年6月建成投运。届时,华北将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使华北区域的特高压送电能力提升至2100万千瓦。每年可促进超过146亿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消纳,相当于节省标准煤约4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181万吨。
国网冀北电力业主项目部负责人 王帅 :
将极大地增强京津冀地区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有力地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国家"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