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陈可
时间:2025-10-31 18:58
今天(10月3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河北财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重大战略部署保障有力,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本台记者 李耀阳:
"十四五"正在发布。财政实力是支撑发展的硬道理。在"十四五"期间,这些真金白银重点投向了哪些地方,又办成了哪些大事?今天,让我们从发布会上寻找答案。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发布。财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重大战略部署保障有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
河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厅长 孙晓函:
"十四五"时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超2.1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了4000多亿(元),增长约24%。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4.8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万亿(元)左右,增长约27%。
财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我省重大部署的实施提供了坚强基础。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筹措800多亿元支持公路、机场、港口等建设,推进三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京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实补偿资金37.6亿元,助力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围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累计下达省以上各类财政资金超3000亿元,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疏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医保、住房公积金待遇水平实现不低于北京同期水平。
科技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关键支撑。2021至2024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09亿元,年均增长9.3%。在财政投入的带动下,全社会研发投入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十三五"末的63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968亿元,科技创新"硬实力"持续增强。
河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陈国际:
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比如,实施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政策,补助资金25.6亿元,惠及2万多家科技企业;实施了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帮助科技企业扛风险,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促发展,加快成长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四五"以来,投入省以上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50亿元,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排名连续3年实现"退后十"。落实省以上水污染防治资金53亿元,实现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到80%以上,较"十三五"末的66.2%明显提升。
河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 赵志东:
坚持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积极打造"大小山水"示范引领,累计投入省以上资金28.8亿元,推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和雄安新区两个山水工程顺利完成并验收。
本台记者 李耀阳:
在刚才发布的内容当中,我特别注意到,在"十四五"期间,河北省财政支出的八成以上都投向了民生领域。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给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变?
我省累计投入省以上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61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全省教育支出预计超8000亿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实现全面发展。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居民医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基本民生项目保障水平。
河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厅长 孙晓函:
经过这5年的提标,9项基本民生项目保障水平全国排位前移,7项前进到或保持在全国15位以内。
另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方面,我省设立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过渡期每年安排70.36亿元,五年下来共计351.8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近130亿元。截至2024年底,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22元,同比增长6.4%。
本台记者 李耀阳:
"十四五"期间,我省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聚焦了三个方面,分别是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对此发布会归纳为了三个更加。
一是更加主动。在专项债管理使用上,推动专项债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创新实施债贷组合融资模式,全省专项债用作资本金占比由之前的3.8%提高到8.3%,资金的撬动作用明显增强。二是更加高效。目前,中央累计下达我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120多亿元,河北在收到中央资金后7日内全部下达。有力促进了投资和消费增长。
河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 厅长 孙晓函:
三是更加精准。比如,围绕助企纾困,先后制定稳经济30条、财政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0条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采购"双盲"评审,帮助企业解决了一大批发展中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