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11-03 19:04
冀时客户端报道 寒冬将至,温暖先行。昨晚(11月2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供暖的"精度" 民生的"温度"》为题,对我省精准响应百姓需求、有条不紊应对冬季供暖考验的做法进行了深度报道。
在河北北部,受寒潮影响明显的张家口坝上地区,在规定供暖日期10月15日前几天,各县陆续启动供暖工作。石家庄、邯郸等地也会在规定供暖日期11月15日之前几天,根据实际情况陆续进行带温带压试运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燃气热力服务中心副主任 赵云霞:
带温带压试运行,一是为了排除管网的故障和隐患,第二个是为了让管道缓慢升温,防止爆管,确保在正式供暖的零点能够达标供热,保障群众不受冻。
承德于11月1日正式供暖,但各区县早在正式供暖前三四天就启动了试运行。在11月1日正式供暖第一天,记者走进了当地一户居民家中。
河北承德市民 邢素丽:
这个温度都在20度、21度这样。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除了常规的供暖设备之外,今年很多居民家中都新安装了一块室温采集器。它就像眼睛一样,实时盯着家里的供热温度,并能把数据及时传给控制系统。这些室温数据由省、市、县和企业多方共享,一旦温度出现异常,管理部门会自动派发督办工单,督促供热企业及时上门解决。除此之外,居民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调节温度,甚至还有分时模式,可以将不同时段设置为不同的暖气温度。
河北承德市民 吴永丽:
不在家的时候,把温度调低点,等到到家的时候,把它温度调高,现在使用特别方便。
这种智能控温技术能精准匹配需求,始终保持室内舒适。同时,居民通过自主调节温度,在费用上可以多用多付、少用少付、不用不付,降低了居民的采暖成本。
这一台小小的智能设备,彰显的是城市供暖理念的升级,供暖不再是一刀切的粗放型保障,而是转向了更精准、人性化的服务。
要实现这样的服务,背后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上一个供暖季刚结束,河北就对曾出现问题的供热区域、带病运行的热源和热力站做了全面检修,并对老旧供热管网进行了改造,提前消除供暖隐患。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燃气热力服务中心副主任 赵云霞:
冬天家里温暖的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的工作,春天制定检修计划,夏天开始着手检修和改造,秋天进行调试,冬天是实时待命加应急抢险。我们在更换老旧管道的同时,还加装了智能调控阀、室温采集器以及管道智能检漏装置等这些设备,让供热管道更加科学合理和智能,实现未病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