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11-06 18:59
昨天(11月5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五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工信厅介绍,"十四五"时期,河北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主导产业提质升级,特色产业聚群成势。

本台记者 丁露彤:
"十四五"正在发布。"十四五"期间,河北工业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走,我们去发布会上寻找答案。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素文介绍,2020-2024年,河北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1813.5亿元增长到了1490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营业收入由2020年的4.21万亿元增加到5.17万亿元,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素文:
培育形成了先进钢铁、高端装备2个万亿级产业和一批千亿级产业,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等6个集群获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涌现出了河钢集团、长城汽车、中信戴卡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电子信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数得着、叫得响的重点产品。
本台记者 丁露彤:
河北工业"硬实力"稳步增强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发布会上我听到很多让我感觉特别震撼的数据。
"十四五"期间,我省累计实施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10552个;推动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企业由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铁疙瘩"正在变成"金娃娃"。
不仅如此,河北抢抓京津冀产业协同优势,我省牵头打造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较2020年增长5.3倍,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超过40%。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方面,巨石生物mRNA疫苗、同光半导体碳化硅单晶衬底等一批技术领先、创新性强的项目落地实施。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 副厅长 郝莉笑:
以高质量的投资和项目,来带动工业经济"量"和"质"双提升。2021年到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投资分别增长2.2%、21.8%、28.5%、31.5%,呈现逐年加快增长的态势。今年1-9月份,全省高新技术投资同比增长17.9%,拉动全省工业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
本台记者 丁露彤:
清河羊绒、安平丝网等特色产业集群是河北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而"共享智造"是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请问,"十四五"时期在推进集群"共享智造"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成效如何?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闻发言人 宋向党:
省市县上下联动、政银企通力协作,目前有90个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共享,带动了13000多家企业参与。在制造、创新、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宁晋县的线缆集群,他们建设了导体加工和辐照加工等共享工厂,加工费用由每米8分钱降到4.5分钱。安平县丝网集群,实施的"众筹科研"项目,他们当中部分丝网产品应用到了航空航天,实现了进口替代。2024年,全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增长9.3%。
向"优"发力,优质企业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净增4286家,总数达到18525家;入围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河北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大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6家,首钢智新、京西智行等5家企业入围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向"新"求质,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全省累计认定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超1万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比2020年提高0.35个百分点。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素文:
向"智"转型,智改数转赋能增效。累计实施省级数字化改造项目3939项,工业设备上云率连续四年领跑全国,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2024年全省两化融合水平63.8,排名全国第9位,比2020年前进5位。
向"绿"而行,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十四五"以来,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26.9%、27.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稳居全国前5。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09家、绿色工业园区21家、绿色数据中心19家,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