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苏红岩
时间:2025-11-06 19:3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三地携手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系列报道《五群链动京津冀》,今天来看京津冀从"单打独斗"到"系统突破",共同织就一张"数据安全网"。
本台记者 杨晨曦:
这里是雄安新区的城市计算中心,也是我们熟悉的"雄安之眼",在这里搭载了整个雄安新区的政务云和各种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支撑"云上雄安"运转的"数字心脏"。
看得见的是大屏幕上的数据跳动,看不见的是高速运转的时空数据链条。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以边缘计算、超级计算、云计算设施,为整个数字孪生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提供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悄然构建着"云上雄安"的数字底座。然而,海量数据与复杂系统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网络安全挑战。
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部网络安全维护主管 王孟庚: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承载着新区政务服务民生等相关的非常重要的业务系统,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它是一个安全可控的一个环境,为此我们要去做一个完全可控、自主化的一个国产化的平台。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具备庞大的软硬件生态体系,已经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服务器、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全链条100%自主化覆盖。其中,大部分设备来自京津地区。
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部网络安全维护主管 王孟庚:
其中包括来自天津的曙光的服务器产品,海光的高性能处理器,还有麒麟软件的国产化的操作系统。同时我们也采用了来自北京诸如天融信、奇安信主流安全厂商的安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本台记者 杨晨曦:
这里是天融信数字城市安全中心,在我身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的是雄安新区数字城市的网络安全态势,它可以实时为数字城市的网络安全进行评估、预警和保障,为城市数字化运行保驾护航。
天融信雄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军:
像这些国货国用的安全产品,部署在我们超算的边界提供一些安全的保障;第二个雄安整体的企业和用户的安全,是用我们的安全软件来解决的,就是把这些硬件的产品云化,变成软件;第三项服务就是我们常驻雄安的赤霄实验室,协助咱们超算中心去做一些安全的评估渗透,把这些漏洞提前挖掘出来,把危险提前预警。
2023年,总部位于北京的天融信围绕数字城市安全业务等领域持续深化布局,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2024年3月,天融信雄安数字城市安全总部正式成立,紧贴数字城市建设需求,助力雄安新区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新标杆。
天融信雄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军:
我们入驻雄安的时候,更多的感受是现在上下游企业越来越多,比如说我们楼上的眼神科技,对面的中核华辉还有那边的深圳竹云,都可以组团我们一起去给用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中关村科技园通过多方共建、活动联动等举措,搭建起协同创新的桥梁。园区构建了"研发有平台、生产有成果、应用有场景"的良性生态,推动"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实现技术提供方与应用场景方的无缝对接。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经理助理 郝小乐:
截至2025年10月,累计引进215家科技型企业,其中北京来源占比达66.51%。天融信等北京来源的企业深度布局雄安,在网络安全等领域提供专业的服务。此外,多家企业也与北京、天津等高校共建平台、联合攻关,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
如今,京津冀三地协同作战,共同编织雄安新区"数据安全网"。这张网背后,是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分工不分家"的协同密码,也是未来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底气。
河北省工信厅软件产业处一级调研员 李志军:
三地联合制定了《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北京瞄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打造"信创+安全"双驱动的产业发展体系。天津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打造全国最完整的信创产业体系。我们河北面向"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打造从关键核心软硬件、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目前,京津冀地区构建了具有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到超级计算、网络安全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国内新一代信创产业布局最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2024年全年,集群总规模近2.1万亿,占京津冀三地工业总产值比重16.1%,集聚3万余家企业,上市企业7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2家。
本台记者 杨晨曦:
纵观京津冀这片热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浪潮正从一个个企业的"单打独斗",汇聚成整个集群的"系统突破"。三地精准定位、优势互补,共同锻造了一条从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的自主可控产业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正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