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聚力 集群焕新】② 提升制造质效:让设备“忙”起来 产能“活”起来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张子薇

时间:2025-11-23 19:05

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使制造效能最大化?我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探索共享智造模式,在生产设备和关键工序上实现共享,让设备"忙"起来、产能"活"起来。系列报道《共享聚力 集群焕新》,今天走进各地共享工厂,感知从共享到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走进河北清河县的共享工厂,数千台全自动电脑横机同步运转,纱线来回穿梭,仅需40到60分钟,便能织成一件完整的羊绒衫。

河北宛汀羊绒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玉超:像我们上午把图纸发给共享工厂这边,下200件订单的衣服,然后我们下午就可以过来提货了,对我们电商的多批次,小批量的这种生产模式特别友好。

这样的灵活生产不是某家龙头企业的"独角戏",而是3家共享工厂的"协奏曲"。

近年来,清河县引导新华、兴利等龙头企业,联合设备厂商,建成了3万多平方米的数字化共享工厂,供县内的小微企业、电商通过购买、租赁、代工的形式,共享智能针织设备。订单集中受理、产能智能匹配、进度实时跟踪的共享机制,将电商供货周期从两个月缩短至7天。

河北清河兴利毛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立先:现在通过一个集群化的、共享化的模式,外贸订单越来越多,你满负荷运营了以后,你设备的利用率到位了,这种设备更新速度也很快,你永远就是领先一步。

除了生产设备的共享,我省部分特色产业集群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在关键工序上也实现了共享。

在宁晋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辐照处理是提升光伏线缆性能的关键工序,而单台设备上千万元的投入,曾让集群内2000多家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明达线缆集团总工程师 邢太文:在我们宁晋这么大的产业集群中,辐照工序是空白,(以前)都是到周边包括济南、天津去做相关的辐照,运费就占了成本的30%以上,利润空间就挤得非常小了。

转机,来自辐照工序的共享。2023年,集群内两家龙头企业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联合投资建设了全县首个共享辐照车间,上线4台电子加速器,满产状态下,一天可辐照约160万米光伏线缆。

明达线缆集团总工程师 邢太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把我们这个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实现了从"淡旺交替"到"全季运转"。

同样,在被称为"中国纺织之乡"的保定高阳,4200余家纺织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着"环保压力大、设备投入高"的发展瓶颈。当地政府规划建设了生态印染产业园,年底建成后,可为1800余家企业提供共享染整服务,实现污水排放全程溯源、前处理废水100%循环利用。

河北圣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冯月晶:我们现在有500多家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我们在共享使用这一条生产线,大大降低了我们设备的重复投资,这样的话,我们印染的成本可以下降10%左右,那么合到每一条毛巾上大概就降低了0.06元。

在河北107个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正在从具体实践升华为发展理念。邯郸市运用共享理念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规划建设紧固件高端"飞地园区";安平丝网企业则与中国联通、中国银行联手搭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数据为企业信用画像,破解融资难题。

设备"忙"起来,产能"活"起来,共享智造正推动河北特色产业集群由"单打独斗"向"共享共赢"转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