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经济观察丨河北工业用电量何以增长9.6%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11-27 19:05:16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实时体温计"。今年以来我省工业用电量一直保持高位运行,进入9月后更是同比增长9.6%,新增用电流向了哪里?数据背后折射出河北经济怎样的活力?来看记者的《一线经济观察》。

经济平稳运行离不开电力支撑,通过对电力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运行的新动能、新趋势。国网河北经研院就专门长期从事"电力看经济"研究,首席专家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省工业用电量一直保持高位运行,进入九月后,更是达到9.6%的高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据分析首席专家 马国真:那么这些数据既折射出我们企业生产运营比较活跃,同时也折射出产业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这样一个转型升级。

电量如何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呢?马国真向记者解释,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增长的电能流向了哪里?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正是拉动用电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在沧州市,四星玻璃公司为了满足旺盛的高端市场需求,不久前投资2.6亿元对制瓶车间进行更新改造。过去效率低下的200台老装备全部下岗。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这里可以称作是黑灯工厂,生产线基本不需要人为干预,根据指令由机器臂,传输带自动完成生产。

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连森:一条线有14个机械手,有5个传输带,做到了插管、取瓶、导瓶、检测,还有装盒全自动化,自动化率在90%以上。

机械手、传输带的高效运转,让效率和质量翻番提升的同时,也带来电量的大幅增长。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运河供配电中心副主任 杨军:原来它这一个设备是两三千瓦,现在改造完了之后是二三十千瓦,而且还能24小时的运转。

在记者采访的沧州高新区,像四星玻璃这样通过设备更新实现"提质增效"的企业达到103家,这直接带动了区域用电需求的攀升。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运河供配电中心副主任 杨军:这103家企业通过改造增容和新装,它的总容量增加了14.7万千瓦,相当于20万户居民的总容量。

放眼全省,前10个月,受益于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全省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4.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据分析首席专家 马国真:比如说钢铁企业,不少企业现在都在推进高炉的智能化改造,还有超低排放的一些升级,那么单厂的增容的增量大多数都在5000千瓦以上;石化行业也是,它大部分推进炼化一体的装置的更新也带动了很多企业容量的大幅的增长。

除了存量产业的"调优调强",新增项目的加速落地,也为河北工业用电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前10个月,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5.6%,增速快于全省投资9.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

在邢台市临西轴承特色产业集群,外资企业塞艾斯公司投资1亿美元新建的高端农机轴承项目将在年底前全部投产。

塞艾斯临西县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王影:目前正式投产的有3个车间,还有4个车间也在陆续地进设备调试中。

国网临西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大客户服务经理 史洪祥:光一期就得接近一万的负荷,等二期得能达到接近两万的负荷,就相当于一天就得走十六七万度电。

在塞艾斯公司旁边,记者看到,正在建设的是一家专门生产轴承钢的项目,不远处还有零部件加工、精密制造、仓储物流等一批新项目陆续落地。

国网临西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大客户服务经理 史洪祥:今年省重点项目是2个,市重点项目12个,咱县一级的规模比较大的接近二三十个吧。

存量项目"提效增电",新项目"落地补电",两股力量叠加,让工业用电量持续攀升。如何接住这份"增长压力"呢?我省持续建设新型能源强省,全省电力总装机由"十三五"末1亿千瓦增至目前的1.9亿千瓦,预计今年年底实现翻番。同时,河北还在用电服务"软实力"上持续创新,让企业办电省心省力。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营销部 张旭东:我们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推行免上门、免签单、免等待、免纸化、免投资的"五免"办电服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从"发电端"的容量提升,到"服务端"的流程优化,河北构建起了"供得足、用得好"的电力保障体系。目前,河北已连续7年实现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不限电",稳定的电力供应,正成为支撑产业升级、项目落地的"坚强后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