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市,1.65万平方公里,1632万人,石家庄都市圈获批!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陈可

时间:2025-03-20 11:57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王丹 郭晓杰 通讯员 王玉杰)今天(3月20日),记者从《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印发实施。标志着石家庄都市圈规划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石家庄都市圈是国家明确培育建设的都市圈之一,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衡水市、邢台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石家庄市(不含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定州市、辛集市,衡水市桃城区、冀州区、深州市、安平县,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城区)、任泽区、南和区、柏乡县、宁晋县、隆尧县、沙河市,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32万人。 

石家庄都市圈规划范围图

规划建设石家庄都市圈,是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冀中南区域整体实力,成为建设京津冀世界一流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同时,有利于持续巩固石家庄向上突围发展势头,更好发挥省会城市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优化区域内资源要素配置,促进生产要素有序高效流动,加快形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都市圈建设。近年来,先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提出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河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都市圈”,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抓好石家庄都市圈规划建设”。国家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为石家庄都市圈的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落实国家战略和省工作部署,石家庄市在省发改委的指导下,于2023年3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由省发改委主任和石家庄市长任双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先后赴6省23市调研学习,召开各类座谈咨询会90余次,历时2年,经多轮次修改完善,编制形成最终《规划》成果,并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

《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石家庄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空间格局、两个阶段发展目标、七方面重点任务以及一套保障机制”。具体包括10个方面,共计4.4万余字。

石家庄都市圈规划范围图

一是合理确定都市圈规划空间格局。顺应都市圈发展趋势,突出石家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其他城市比较优势,合理确定石家庄都市圈范围。石家庄都市圈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衡水市、邢台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石家庄市(不含重点生态功能区),定州市、辛集市,衡水市桃城区、冀州区、深州市、安平县,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城区)、任泽区、南和区、柏乡县、宁晋县、隆尧县、沙河市,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32万人。

依托这一空间范围,提出协同构建“一核两极、两圈两廊”都市圈空间格局。“一核”,即石家庄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创新策源、产业引领、资源组织和服务保障功能;“两极”,即邢台市、衡水市,发挥区域支撑作用,打造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两圈”,即构建功能完善、高效协作的通勤圈和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的协作圈;“两廊”,分别为沿京广线综合发展廊道和沿石黄线综合发展廊道。

二是科学确定都市圈发展目标。立足石家庄都市圈基础条件,充分考虑现实需要和发展潜力,提出两个阶段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30年,石家庄都市圈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发展影响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初见成效。第二阶段到2035年,建成空间布局合理、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秀美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三是加快都市圈重点任务实施。坚持“中心带动、协同共进,分工协作、共构共融”,从7个方面,明确了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具体是:战略支撑方面,重点是加快与京津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借势发展,成为京津冀世界一流城市群的战略支撑;基础设施方面,重点统筹推进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产业协作方面,重点是着力增强区域创新发展引领作用,共建先进智能、绿色融合、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统筹都市圈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资源,协力建设品质美好生活圈;生态保护方面,重点是联手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联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携手打造美丽都市圈;文旅发展方面,重点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力推动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共塑“山水古韵冀中南”品牌;开放合作方面,重点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共筑对外开放竞争新优势。

四是建立健全实施保障机制。充分依托省、市协调推进机制,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石家庄都市圈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重点提出建立规划协调机制、构建政策协同机制、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强要素资源保障等创新性体制机制。

近几年,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2024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8200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从2021年的第40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35位;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面叫响“中国好药·石家庄造”“真‘芯’‘石’意打造电子信息高地”两大产业IP,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发展;“6+2+2”城市更新行动成效凸显,城市框架快速拉大,城市面貌蝶变升级,中心城区面积由287平方公里扩大到66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石家庄市行政审批效率、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等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连续两年上榜“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荣获2024年度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去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这一系列的成绩和进步,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