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 | “老帮老”志愿服务 从“被照顾”到“再奉献”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07-10 10:52

冀时评论员:尚杰

退休医生重拾听诊器为邻里量血压,巧手老人带领姐妹编织幸福生活,热心的"红马甲"每周为居民义务理发......这正是河北"老帮老"志愿服务模式的生动写照。“老帮老”这种由低龄健康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互助形式让无数人动容,它不仅仅是养老方式的创新,更是对老年群体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对生命尊严的集体守护。

“得其所长”,让银发智慧焕发新生。在唐山市路南区赵开楼社区,60岁左右的“活力老人”根据各自特长组建服务队,有的擅长家电维修,有的精通健康护理。这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做法,正是“老帮老”模式的一大可贵之处,让老年人的专业技能得以延续,用其毕生所学继续服务社会。数据显示,全省已有2万余名这样的银发志愿者,累计服务16万人次。这种“用其所长”的智慧,既盘活了老年人力资源,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

“得其所为”,重塑老年社会角色认同。传统观念中,老年意味着“退出”与“被照顾”,而“老帮老”互助模式则打破了“老年人是社会负担”的刻板印象,重新定义了老年阶段的生命意义,老年人不再是无力的等待,而是有价值的付出。这种模式超越了单纯的服务交换,触及了老龄化社会中人的尊严与价值这一核心命题,让“老年人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变为现实。

“得其所续”,让制度创新保驾护航。“如何让这种助老模式持续?”面对这个关键问题,河北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从最初的自发互助,到现在省委社会工作部出台专门文件;从简单的志愿服务,到探索“时间储蓄”“志愿服务险种”等创新机制,“老帮老”模式不断在制度层面寻求突破。特别是将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的做法,让老年志愿者有了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制度创新保驾护航,让善行义举有了回响,让爱心互助形成闭环,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河北大地,“老帮老”志愿服务模式正书写着中国养老事业的崭新篇章——养老不是等待终点的过程,而是生命价值的再创造,老龄化不是需要应对的“问题”,而是可以开发的“资源”。正如那首老歌所唱:“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在这场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老龄化社会最美好的可能:每一个生命阶段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