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07-07 06:1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夜空,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伟大抗战精神巍然铸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作为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河北在抗战史上留下不朽篇章,广大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的忠诚担当,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壮烈成仁,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救死扶伤的坚定足迹,“团结就是力量”的不绝回响,以及冉庄地道战等民间抗日智慧……这些红色抗战印记如同不灭火炬,成为河北独特的历史坐标与精神图谱。
塞罕坝的“功勋树”
纪念历史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新的历史;传承精神的最佳途径,是续写精神的华章。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河北以生动实践赋予伟大抗战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在脱贫攻坚战场,全省广大驻村干部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守夺取全面胜利,阜平、涞源等昔日的敌后根据地焕发“太行新貌”。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历时15载自主研发“两宽一高”技术,攻克了深层油气勘探的世界级难题;定位“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正加速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在生态治理一线,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接续奋斗,将“黄沙遮天日”变为“林海泛碧波”,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些生动实践充分印证,抗战精神早已融入燕赵儿女的血脉,成为驱动河北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擎。
丰碑永驻,薪火长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河北当以更加深刻的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各地各部门要充分挖掘利用李大钊纪念馆、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等丰富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创新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抗战历史从档案里“走出来”、从书本上“活起来”,将伟大抗战精神火种在全社会传递。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坚定传承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融红色基因于血脉,主动讲好抗战故事、传播红色声音,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积极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诠释伟大抗战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燕赵大地的精神底色,更成为河北儿女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让我们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在实干中践行,在传承中创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