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 | 我的经营范围我做主,激发营商环境新动能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韩增发

时间:2025-07-30 06:13

冀时评论员:海峰

众所周知,企业在登记注册时需要注明经营范围。按照以往规定,经营范围施行的是规范化登记,属于类别呈现,也就是说,同一行业的企业,经营范围都是一致的。比如餐饮企业,经营范围只能选择“餐饮服务”。而在当前的河北,很多企业现在的营业执照上,还能显示“铜锅涮肉”“油条油饼”等详细品类。这源于“企业经营范围个性化自主表述”,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展示更具特色、更精准的经营范围表述。

打破固有模式,提升企业营销精准度。企业的经营范围标注的越详细、越有特色,市场对接目标就会越清晰、越精准。作为“企业经营范围个性化自主表述”改革国家级试点,衡水市从6月份开始上线自主公示模块,让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产品特色、服务内容等,个性化自主表述经营范围。衡水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原来标注的是“医疗器械产品”,现在增加了“医用固定带”“妇科检查床”“医用外固定支具”等种类后,订单业务量比之前提高了30%。这相当于给企业挂了块醒目的“广告牌”,让客户、合作伙伴更直观、更详细地了解产品和服务,避免了“经营信息写得太笼统,客户看了摸不着头脑”的尴尬境遇。

深挖地域特色,推动企业品牌加速出圈。河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产品资源,针对特色产业发展诉求,各地提前编制出个性化经营范围目录,为构建品牌传播矩阵提供政策支撑。雄安新区企业经营范围自主公示通道启用以来,共上线5419自主公示项,有的企业将之前的“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细化为“芦苇画”和“白洋淀苇编”。 石家庄藁城区将“宫面”“宫米”“宫酒”等本地特色产业纳入目录库。通过实现自主表述,可以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助力企业展示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简化流程环节,持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从传统的标准化表述转向个性化自主表述,这一转变不仅是行政流程的简化,更是政府对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尊重。改革的核心在于“自主”与“智能”。企业自主公示经营范围,不需要自行编写经营内容,自己登录系统后,从特色经营条目中自由勾选,无论是地域特色产业,还是新兴数字经济业态,都能找到精准匹配的表述选项。发起申请后,无需等待人工审批,公示内容即时生效,让企业省时又省心,真正实现“我的经营范围我做主”,满足企业经营发展多样化需求。

经营范围自主表述的背后,是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型,既减少了行政审批的干预,降低了企业制度性成本,也倒逼监管部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相信越来越多的河北企业通过个性化展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发展更有品牌底气、更具地域特色、更聚全国人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