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丨“1+1+1﹥3” “三区联动”跑出雄安发展“加速度”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薛晓岩

时间:2025-09-22 06:11

冀时评论员:海峰

在2025年雄安新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大会跨境电商专场活动上,抖音全球购跨境电商保税仓签约落地;今年5月,菜鸟跨境保税仓项目落地雄安综保区,在雄安新区打造集仓储、分拨、跨境贸易为一体的跨境电商生态基地。自贸区引凤,综保区筑巢。像这样协同联动招商引资的例子,在雄安新区比比皆是,自贸试验区、高新区和综合保税区正如同精密的齿轮,在咬合转动中释放出强大动能,让雄安愈发成为吸引企业纷至沓来的活力热土。

无人机航拍的雄安综合保税区。

各司其职,凸显差异化优势。单从名字上能看出,三个区功能定位清晰、职责各自不同。雄安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高新区,扮演着先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的“引擎”角色,主要引进发展高科技、高水平、新产业、新技术;综保区,则具有独特的“保税+”功能体系,能为企业降低税负成本,是企业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的关键平台。雄安新区这三个区立足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了“有分有合”的招商引资体系,项目资源适合哪个区,就优先引到哪个区、落户哪个区,按产业特性精准匹配。数据显示,雄安自贸区目前注册企业数量超2000家;高新区揭牌一年多来,注册企业数量已超过800家;综合保税区今年上半年注册企业31家,注册企业总数105家。

功能互补,实现最大化效能。雄安自贸区、高新区和综保区虽然功能定位不同,但构建了一套紧密融合、高效联动的机制,这种联动不是简单的物理相邻,而是深度的化学融合。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为高新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化业务破除障碍;高新区的科创政策和创新生态能够为自贸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动能;而综保区可以为跨境贸易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税仓储,缓解其资金压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这样的深度协同,产生了“1+1+1>3”的效果,实现了“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的转变,一批重大项目和高能级平台纷纷落地:菜鸟跨境保税仓落户综保区;新加坡叶水福集团签约落户雄安自贸区和综保区;未来科创城轨道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国家级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基地、自动驾驶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等七大创新服务平台在雄安高新区揭牌……

协同赋能,助企优质化服务。优质的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落地的关键。三区协同联动不仅体现在招商引资环节,更体现在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上,有力保障企业“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设立多个企业服务中心,打造办理过程时时可查、办理结果处处可取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让企业“不跑腿”;对企业开展“周周看、家家到”,主动把服务送上门,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推动从“企业找服务”向“服务找企业”转变;开设12345热线“一键办”模式,工作人员精准对接对应部门,同步启动帮办机制,从需求确认、材料准备到流程跟踪、结果反馈,全程跟进到底……三区的协同合作和服务上的“无缝衔接”,有效保障了各类高端高新企业的顺畅落户、茁壮成长。

随着自贸区提供制度创新的“氧气”,高新区点燃技术转化的“引擎”,综保区搭建高效流通的“血脉”,三区协同联动整合政策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形成优势叠加,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腾飞的舞台,为未来之城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