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十四五”丨畅通内外双循环 构建强冀新格局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苏红岩

时间:2025-11-28 06:05:00

冀时特约评论员:延迹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河北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机遇。

11月27日上午,“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专场如期召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1.5万亿元、年均增长4.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至6149亿元、年均增长8.4%。这份高分答卷的背后,是河北在双循环协同联动中培育强劲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市民在百货大楼选购电器。

内需扩容,做强国内大循环“主战场”。五年来,河北锚定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围绕提振消费、提速流通,既盘活“存量”更创造“增量”。消费升级突出精准施策,截至2025年9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778.1亿元,约1700万人次享受补贴;打造28个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2024年吸引省外游客占比超四成,消费氛围持续“拉满”;网络零售、首发首店等消费新业态如火如荼,全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14.9%,北国超市、唐山郑兆丰等本土品牌与盒马、山姆等首店经济竞相发展。流通提效聚焦制度创新,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48个,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18个、乡镇商贸中心1570个,产销衔接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消费“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

一列整装待发的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前往莫斯科。

开放提质,锻造国际循环“硬筋骨”。五年来,河北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推动贸易投资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外贸稳量提质成效显著,“冀货出海拓市场”行动持续开展,2024年我省贸易伙伴增至239个,全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1.94万家,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48.9%。精准引资强链成果突出,“十四五”期间累计使用外资75.4亿美元、较“十三五”增长72.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1767家,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26.5%、较2020年提升12.1个百分点。对外投资跃升步伐稳健,2024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额达22.5亿美元,累计备案(核准)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达1083家,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德龙钢铁印尼700万吨钢厂等成为“一带一路”大项目合作典范,高质量“走出去”与高水平“引进来”实现齐头并进。

雄安综合保税区。

循环互促,释放内外联动“乘数效应”。五年来,河北注重平台赋能与规则对接,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融合”。三大开放平台能级提升,2024年全省经开区营业收入超8.19万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829家;自贸试验区自挂牌以来累计形成266项制度创新成果,5项获全国推广;雄安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顺利通过验收,开放载体支撑更加坚实。京津冀协同优势充分释放,三地自贸试验区共同发布协同创新成果64项、累计推出6批230项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河北净菜”三项团体标准实现三地互认,2024年在京津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2.5%、28.2%,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内外贸市场深度融通的格局加速形成。

河北实践深刻印证,内需是立身之本,开放是必由之路,循环是决胜之钥。面向未来,河北只要始终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向内挖潜、向外拓源、内外循环,就一定能让燕赵大地激荡出更加澎湃的发展春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