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世界为一带一路搭桥·南太行】沙丘·石树·龙虾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冀小时

时间:2019-11-26 10:35:00

连日来,在西澳踏访,陪同釆风的翻译兼向导赵光恒说,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在这里还是空白,他希望“一带一路”向澳大利亚的西澳州发展,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从澳大利亚全国来看,“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合作出现好势头,澳大利亚第一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出现在维多利亚州,中国建筑与澳大利亚BBI签订50亿澳元“一带一路”项目……



东方的天空初亮……

东方的大海放光……

清晨,第一道曙光出现在澳国西海岸……

初阳,第一束早霞放射在西澳印度洋……

这里是澳大利亚西澳州首府珀斯,初升的太阳好像比中国早,仰望天空,一片彩霞、晨光……

汽车在西澳西海岸飞驶,一路向北……

今天要去白色沙丘、石树古林、岩石龙虾场釆访……

今天,万里无云……

今天,阳光灿烂……

我们是一早从珀斯出发的,沿着海岸线前行。

窗外,时而大片大片的丛树林。

路边,时而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这里是沿海,到处都是绿色,与我们去内陆波浪岩路上的风光大不一样。

半个小时的车程,海岸边出现了白色的大沙丘,而且逐渐多起来。

兰斯林沙丘

突然,汽车一个大拐弯,冲向一处沙丘。向导兼翻译赵先恒说:“这是我们今天行程的第一个点,名叫兰斯林沙丘。”

当走到沙丘跟前,骤然感到沙丘这么白、这从高、这么长。赵光恒说:“兰斯林沙丘大约长一公里多,宽50多米左右。”

我们一气爬到大沙丘的顶部,四周眺望: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印度洋,一边是莽莽而去的大树林,脚下是柔软的白沙丘。

脚踩白沙,手捧白沙,眼看白沙,这里简直成了白沙的世界。

那么,白沙丘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不是通常的黄色沙粒呢?

这时,赵光恒抓起一把白沙向我介绍。他说:“这原本是石英石,经过长期海水的冲刷,石英石分裂成小小的沙粒,再经过印度洋强大的风力吹动下,慢慢向岸边移动,逐渐形成山丘。据地质工作者测算,白沙丘每年向陆地移动大约10米左右不等。”

离开兰斯林沙丘继续北上。

汽车在林海里穿行……

一望无际的丛林铺展在山恋、丘陵、山谷……

男孩黑树

突然,一个急刹车。汽车停在路边,赵光恒指着路旁的山林说:“这片树林都是男孩黑树,你看,这些梃立的树多么像是一个男孩子呀,还有像头发的枝条。”当走进树林去近距离接触时,赵光恒一再强调:“注意蛇呀!千万别踩住蛇!”

汽车又上路了……

车轮滚滚……

车速加快……

石树,学名“尖峰石阵”


我正要隔着窗户拍摄莽莽的丛林,茫然,林中出现了一片怪石林。原来,那就是今天要釆风的“石树”,学名叫“尖峰石阵”!

顾名思义,是石林!

下车后,我们先穿越一片丛林。这时,我的眼一直盯着脚下,心想:千万不能踩上蛇啊!

一抬头,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大片石林!太震撼了!满山遍野,皆是石林!而且,这些石林,都是一根一根、一桩一桩、一棵一棵,散插在黄沙中。看吧,有的像树身,有的像树墩,有的像树扠,有的像树根……

石林,简直太像、太像死去的树木了,依然屹立在荒漠中……


原来,这是树化石!是由树木转化而成的石树!化石树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又一次请教赵光恒翻译,他作了详细的介绍。他说:“这里很早很早以前是大森林,由于地壳运动,黄沙埋住了森林。巨大的沙丘稳定了沙丘上的雨水下漏。天长日久,被埋的树化石露出了地面,形成了尖峰石阵。没有人知道这个过程是多久以前发生的。它可能早在50万年前就开始了。后来,石峰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今天它们像在风沙中的哨兵一样站立着。”


离开石树林,前行10分钟车程,来到岩石龙虾场,这是我要踏访的第三个点。

岩石龙虾场坐落在海边的塞万提斯小镇,虾场紧靠海水。

当我进入场门,恰好一个华人接待了我,她叫小微,是广东人。当进入车间,简直是水世界。这里满是水池、水箱、水袋、水沟、水柜……之中全是鲜活的龙虾。工人们忙碌着冲虾、洗虾、包装虾,准备外运。我原以为是把龙虾杀死取出虾肉,其实不然,都是外运出口的活虾,外运时在盒子里控制温度为5度,让龙虾处于休眠状态。在车间,小微接受了釆访,她说:“西澳沿海盛产岩石龙虾。这个品种的龙虾,适于低温生长。西澳400公里海岸线受印度洋流的影响,海水温度低。为什么叫岩时龙虾呢?因为这种龙虾生长在海底岩石中。”


当谈及出口,小微说:“出口中国是一个主要渠道,当天把刚从海里捕获的鲜活的岩石龙虾装箱,晚上用飞机空运广州,第二天早晨广州人就能吃上活龙虾!”

说到这里,小微又讲了龙虾场的创建历史。她介绍,创始人为汤普森家族。1966年,那时的大卫•汤普森(即老汤普森)总是驾驶着他的“海翼号”小船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尽情驰骋。

上世纪60年代,大卫和他的三个儿子住在珀斯北部200公里处的一个简陋的海边小棚屋里。父子齐心协力,每天辛勤地在海上劳作,捕捞“狡猾机敏”的西部岩龙虾。

如今,大卫儿子们也都各自把自己的子女抚养成人。这些后辈也成为了捕捞龙虾的专业能手。当年那艘开启家族龙虾捕捞事业的简陋小船,如今已被一支高效的现代船队所替代。这些船队继承了当年小船的使命,继续在塞万提斯海岸附近的水域进行作业捕捞。

塞万提斯龙虾捕捞船队是一支高速、高效的现代化渔船队。

一路采风一路风光!

一路踏访一路故事!

白色沙丘、尖锋石阵、岩石龙下,留下永久的记忆……

(作者 王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