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责编:郭育卿
时间:2019-12-06 15:34:22
按语:丈量世界为“一带一路”搭桥:寻找投资环境,传递发现空间,探求合作机遇,展示异国风情。作为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由于地大且矿产资源丰富,破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今天,作者从悉尼乘飞机去澳大利亚的心脏部位艾尔斯岩,从机窗俯看,全是茫茫的淺红色的岩石,身旁一位行家介绍,这是典型的铁矿。这些验证了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亚太经济圈的国家,若在“一带一路”方面加强矿产的合作,前景应该看好、广阔!
阳光灿烂……
热浪滚滚……
今天(当地时间12月5日)清早,从悉尼乘飞机向着澳大利亚的心脏部位艾尔斯岩飞去……
窗外,荒芜人烟——
那一望无际的荒漠……
那没有尽头的荒原……
那无垠无边的岩石……
那看到天边的沙砾……
干裂、烤焦、悲凉的大地!
没有一点生机、绿色!
这,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土!
这,就是澳大利利亚的内陆!
竟是这般荒芜、荒凉、荒漠……
然而,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皆是没有开垦的处女地……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艾尔斯岩!
埃尔斯岩是处在澳大利亚国土中心部位的一块巨型奇石,已被纳入卢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艾尔斯岩,实际上是荒漠中一快巨石,今天开发出来,成为一处世界级景观!
其实,且不谈什么矿产,仅旅游景点可开发的应该太多了!
自从开发出艾尔斯岩景观后,一下子吸引世人的眼球!
甚至有人说“到澳大利亚若不去看埃尔斯岩石,那会像不看大堡礁一样留下终生遗憾!”
下飞机后,受到中文向导王婷婷的接待。在她带领下,首先去穿越卡塔丘塔大峡谷。
王婷婷祖籍福建人,她说,卡塔丘塔是开发的又一个景区,如果说艾尔斯岩是单体石,那么卡塔丘塔是多体石,共有36个巨型石,可谓巨石阵。
我们冒着40多度的高温,徒步穿越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尽头。
走出卡塔丘塔巨石阵后,跟王婷婷女士来到艾尔斯岩时,立即被这一奇景所震撼:那红得发紫的岩石疑似放着光芒,在蓝天白云下那样绚丽、那样耀眼、那样光芒四射,像一块生命之石在燃烧、升腾。这时一片白云遮阳,它又似一块巨大的玛瑙横躺在荒漠中,那样悠闲、静谧、深幽,像一座安眠的火山孕育着巨大的能量,随时有可能爆发。
这就是世界最大的单体石!
王婷婷介绍,艾尔斯岩石长3公里,宽2公里,高348米,其结构是整整一块巨石形成的山体,没有任何分隔的印痕和裂纹,非常光滑。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整体岩石呈现在世人面前,引无数来客,叹为观止!更让人惊叹的是它的光泽随着日光和天体不断变幻,清晨、中午、傍晚,日出、日落、夜幕,会出现多种颜色,变化无穷。
时下,恰是夕阳夕下,我看到在太阳光斜射下,巨石周围仿佛煽动着黄色火焰,它好像被火烤得异常焦虑,这时我下意识感触到它“生命”的迹象,仿佛听到了它跳动的脉搏……
艾尔斯岩被誉为“地球肚脐”,曾刊登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英国BBC评出人生必去的全球50个地方之一。
艾尔斯岩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又请教身边的王婷婷女士,他介绍:“在5亿年前,岩石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被造山运动推挤形成大块石体。到了亿年前,又一次造山运动将石体推出海面,呈90°直角拱起,经长期风吹日晒,形成现在的艾尔斯岩石。”
我采访到当地的一位女性土著人,她说:我们祖祖辈辈叫乌卢鲁,意思是“大地之母”,而不叫艾尔斯。1873年,一名叫艾尔斯的欧洲人来到这里,发现了这块岩石,于是,他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在我们土著人心目中,这是块“神石”、“圣石”,是我们的老祖宗缔造了这块岩石,并放在大陆的中心地带,守护着这片土地。它是整个澳大利亚的心脏、灵魂,是有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不许攀爬,不能登上,那是我们的大地之母。
说完,这位女土著人手指旁边的牌子,牌子上写着“Nganana Tatintja Wiya”,土著语意为“我们不攀登”。
听了当地土著人一席话,即便让攀登我也不会去,因为那是他们祖先的心灵,是他们的圣地。
夕阳西下,万道霞光。再看艾尔斯岩石,它多像一块红宝石,放射出道道璀璨的光芒啊!
艾尔斯岩,超远古的传说!
艾尔斯岩,大自然的造化!
(作者 王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