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萌

(作者:王喜民)
昨天晚上匆匆忙忙到达中国最东部的抚远县。
抚远处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夹角,与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相邻,它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口岸。站在县城,那耸入云天的县标球体,表明是祖国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一侧立有“东极抚远”的石碑。
(上图界碑)
中俄界碑立在江边一沙土地上。乌苏镇是抚远县最东部的一个镇,那里有全国著名的“东方第一哨”,其坐标为东经134°40′20″,北纬48°15′29″。
今天(10月11日)凌晨3点多钟,披着夜幕和满天的星斗,我乘车从县城出发向乌苏镇行进……
重去乌苏,心潮澎湃,回味无穷……
(上图县标球体及“东极抚远”碑)
天苍苍,地茫茫,四周全是漆黑的旷野,偶尔几盏明灯,那是村庄农舍,还能显示出生灵的存在。
车上的司机介绍:“中国真正的东极在乌苏镇,而不是县城,那是广义上讲。乌苏镇引乌苏里江前两个字而得名,原来镇子商贸云集,人气很旺,后因偷劫盗匪成灾,居民迁走,箫条下来。现在这个地方只有几户人家,一条小路,一个哨所,一间房屋,堪称世界小镇之最。
军旅作家刘兆林一篇《国雪热闹镇》使乌苏镇名扬天下。”
大约走出半个多小时,出现一片沼泽地,东方开始发白,原野大地出现线条。
突然,公路右侧闪出一个标牌,上面写着“乌苏镇”三个大字。
夜色中依稀可见一耸立的岗楼直插天幕,可见,乌苏镇就要到了。
到达乌苏镇方见这里聚集了很多人,都是观日出的。只见乌苏里江岸边,有人穿着大衣,有人披着毛毡,有人缩成一团,眼望着东方的鱼肚色,等啊等啊等……
身后本是宿营地、操场、办公楼,被夜色淹没吞掉,偶尔几个人转来转去,人们的注意力都在东方。
5点5分,10分……随着时间的移动,东方亮度越发明快,天色和水色连在一起……5点11分、12分、13分、14分、17分……
05:17:00!
突然,一轮红日露出水面,从天边尽头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绚丽多彩!
骤然,大地活跃了:山峦露出笑脸,草地披上银装,江面染成红色,我站在这里,向我们的伟大祖国致敬……
我站在此地,向祖国的边防战士敬礼!
我弯腰捧起一把土,在第一束阳光照耀祖国的地方,亲吻我亲爱的国土!
这里,统统沐浴在色彩斑斓的晨光中……
披着晨光,我在“乌苏镇”、“东极”、“东界碑”、“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等石碑前留影。然后走进哨所。
哨所迎面红色的旗帜非常亮丽。
正面是一个硕大的中国版图刻在地面上。
(作者站在中国版图前心潮澎湃……)
在此,可见祖国的山河,可望俄罗斯的领土。这里的边防战士每天总是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感到自豪和高兴,因为此地是中国的最东边!
离开哨所,我还在惦记我们的边防战士……
其实,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人们把目光移向黑瞎子岛,那里也是祖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黑瞎子岛已由俄罗斯归还给了我国,成为我国最东端的一个岛屿,处在我国领土的最东方,从理论上讲,取代了乌苏镇。
登陆黑瞎子岛是我这次抚远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当我登上这个回归祖国的岛屿,首先看到的是俄罗斯人留下的兵营和教堂,再向四周眺望,满眼的树林、灌木、杂草、水洼、沙土,这是由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相交汇而冲积成的一片绿洲,起初岛上很多黑熊,东北人就叫起黑瞎子岛。由于历史的原因,黑瞎子岛于1929年被苏联占领,长期游离祖国。经过两国双方谈判,才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中俄两国举行划界仪式,新立界碑,拉上了丝网。
漫步在黑瞎子岛,看到“东方第一桥”乌苏大桥,建筑的“东方第一塔”东极宝塔,铺设的“东方第一路”黑瞎子岛公路,围栏的“东方第一湿地”黑瞎子湿地公园。
很明显,这一系列的东方将取代乌苏镇的东方第一,这里将成为祖国迎接第一束阳光的地方,它的政治意义更深……
走吧,用双脚丈量我们亲爱的国土!
敬礼,用双臂拥抱我们伟大的祖国!

点赞0
收藏

